學術大師人生自剖—新書評論及推介

「1、做你所愛做的,你將摘取成功的果實。
2、在快速變遷的多元社會裏,你要維持終身學習的毅力,
3、維持隨時適應發展方向的彈性空間。
4、效法工程人員簡化事理的處事精神,愈簡化,用度愈廣,乃為上策。
當然,對於多變的社會將帶來的不測風雲,要有隨時面對變化的心理準備及抗壓能力。」
夏威夷大學工學院院長陳惠發教授(Prof. W. F. Chen)在2001年夏大工學院畢業典禮中對畢業學子作了上述的一些勉勵。從這小小的摘要中,不難看出陳院長為現代人勾勒出來的奮鬥原則,真是提綱挈領、見微知著啊!

這本書很開放的將他自己介紹給讀者

這位舉世知名學者以他卓越的教學研究經驗、自身豐厚的人生歷練,在卸下夏威夷大學工學院院長後,寫了一本自傳式的書-《我的生涯與省思》(My Life's Journey –Reflections of an Academic, 2007,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用通俗順暢的語氣,描述他的學術人生。對同輩的讀者,這本書分享了他自己,多向度的敘述他自己,很開放的將他自己介紹給讀者,有時令人會心一笑,有時不禁令人讚嘆:「原來陳教授還有這麼一段!」他的成長背景、戀愛婚姻、家庭起居、親子互動、師生情誼、同窗故舊及忙裡偷閒等,諸多點點滴滴,使我們更加了解他,認識他。他就像在跟老朋友閒話家常一樣,寫出了這本書;對後生晚輩而言,這本書真是「大師的話」!在學術界裡打了一輩子滾的人比比皆是,成就非凡者亦不乏其人,他們到底能留給後生晚輩一些什麼呢?這輩子一路走來,多采多姿,輝煌騰達,就像不停的往一個大麻布袋子裡裝東西一樣,每一個人的一輩子,或多或少,或卑微或高貴,都在做這件事—往屬於自己的麻布袋子裡裝東西,這是一生的果效。最後,總該有個結尾,或者有個段落性的結尾,對自己及對社會大眾做一個完整的交代,就像將這個麻布袋子用繩子紥緊袋口一樣,事情才算圓滿,後人得以窺其全貌。很多人,終其一生,並沒有做這件事。陳教授的這本書,有一點紥好袋口的味道,除了分享,確實具有激勵後進的功效。

這本書從陳教授的幼年寫起,如何從浙江青田老家,經過溫州、大陳,乘吉豐輪,輾轉來台,基隆上岸;赴美前,在台灣穩定的環境中完成了中學、大學教育等,多有描述。同為浙江人,同為成功大學土木系系友,這段篇幅雖然不長的敘述,大大吸引我的興趣。不過,由於描寫生動與寫實,即使沒有相同背景,也一樣會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的。

看得出來,陳教授很為他師大附中33班的同窗感到自傲。這是一所不錯的學校,在台灣的成長歷史中,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好像頗有一些異於他校的特色。33班的同窗,長年互通訊息,密切聯繫,穿插在書中的多處記述,很帶勁的描述了這個班級的同窗情誼、人物特色,不啻為後輩學子,留下同學會的優良榜樣。

書中當然少不了描寫陳教授的交友、戀愛及婚姻家庭生活。成功的人,背後支撐的力量功不可沒,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不過,在此書中,我們清楚的看見這個道理的具體事證。我自己是普渡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前未及選修陳教授的課,特地去旁聽了他開的課,他也是我博士考試的口試委員。同在一個系所裡相處將近一年,當然有不少的接觸,加上18年前回普渡進修一年,我以為我已經很認識他和師母了。看了這本書,方知所識仍僅皮毛,尤其對師母宣玲玲女士、真是所知甚微。在普渡時,我只知道來了一位不錯的老師,自己買地,蓋房子等,毫不知道這棟房子是師母一手經營、規劃、管理、打造的成果。書中描述師母種種:相夫教子、理財專長、經營管理、處事慎密、絲毫不苟、為家擺上、極為能幹...,我相信並無虛誇之詞。書中陳述夫妻相處,多年來彼此從無強聲惡言,真是令人生羨。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毎遇恍然大悟認為值得分享處,我會立刻與妻子溫儒珞分享心得。18年前,回普渡大學進修1年,妻小同行,所以,彼此也都認識。在我將書中片段轉述分享時,她屢次十分認真的說:「陳教授的夫人真是一位漂亮、可愛、又氣質超凡的女孩子!」這不是她第一次讚美師母,在18年前就如此誇讚了。

夫妻二人,努力經營打造擁有3位壯丁的家庭,自是本書重點之一。顯然很成功的教養拉拔了中傑、中毅、中宇三位帥哥,三兄弟的優異表現亦足慰父母心懷。每一個人都有生動可愛的屬於每一個人的故事。現在都成家了,彼此的互動仍然密切與緊湊,真是不容易!我們可以說:這真是一個蒙 神賜福的家庭!

陳教授是研發鋼結構塑性分析及設計的先鋒

冠以學術泰斗之名,陳教授可謂名副其實、當之無愧。他以鋼結構設計領域踏入學術殿堂,是研發鋼結構塑性分析及設計的先鋒。隨後又很成功的將塑性理論應用在土壤力學領域中,很成功的建立了土壤特性模型,強化了大家對土壤特性的了解。長年來開發了十分有效的設計理論,將艱澀繁複的設計巧妙地以實際可行的設計理念予以簡化及取代,悠遊於結構力學與土壤力學兩大領域之間,並很顯然的躍居舉世領導的地位。多年來著作等身,書中對這些領域有很明確的陳述,頗為傲人的著作亦皆分類詳列。所以,不要以為這本書只是一些傳記小品,只有柔性內涵,它仍然具有十分堅實深厚的學術意味,對想要一探陳教授的研發領域並追尋跟從的人而言,此書提供了極佳的入門導引資料。

既然是如此傑出的研究學者,多年來當然獲獎無數,無需多作說明列舉?目前擁有美國國家工程院士及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頭銜的陳教授,每2年一定回國一次,出席院士會議。其間當然亦多有受邀訪問或邀請演講等活動,所以返台機會其實不少。

2003年英國學者O. Anwar Beg 審慎評估舉世貢獻超凡的工程師們,以 "Giants of Engineering Science" (《工程科學的巨人》)為名寫了一本書,舉薦了當今居於工程科學界堪稱舉世領導地位的10名頂尖人物。其中有3名華裔人士,陳惠發教授亦名列其中,另外兩名是田長霖教授及馮元楨教授。對陳教授而言,這是一項實至名歸的終身榮譽,我們理當為他及他的家人高興!

這本書,值得一讀。不過,如果要吹毛求疵,也是找得到缺點的。第一,整本書穿插貼入了許多照片,當然都是很寶貴的留影,不過,諸多照片似乎不夠清晰,將使得讀者缺少了欣賞的樂趣與臨場分享的感受。第二,既是一本分享人生經歷及指引後進的書籍,好像缺少了對人生歸宿的評論章節,在仰之彌高的意境中,似乎少了一點提供讀者觸摸天人合一感觸的機會,心靈上缺乏了至高無上的滿足感。我是基督徒,很誠實的提出這個膚淺的評論。

誠如前述,陳教授仍經常返國。今年將在台北舉辦的第十一屆亞太地區結構與營建工程國際研討會(EASEC-11, 2008年11月19-21日)將邀請他在會中作主題演講,屆時吾等又當有機會親聆大師演講了。

這本書,值得一讀。我更要說的是:社會中需要有這類分享學術人生方面的書籍,諸多大師們值得效法陳教授,寫一本這樣的書,將畢生的努力及寶貴經驗,為後生晚輩留下一些可資閱讀與借鏡的痕跡,豈非美事?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