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期 社論-正視職業安全衛生,強化緊急應變能力

日前新北市永和區一處集合住宅新建工程,發生重大工安意外,起因係地下連續壁施工不慎,使地下水從連續壁公母接頭處滲出且砂湧,進而造成道路地基掏空、路面塌陷、部分維生管線受損、瓦斯外洩、連帶影響基地周遭民宅外牆出現裂縫甚至歪斜...消防局緊急調派水車佈水線防護及加強通風,並疏散住戶、劃定警戒區。所幸後續在市府團隊、技師公會及施工單位,日夜不懈通力搶修下,並無釀成大禍,數日後交通隨即恢復通行,民眾得以返家。但這一突發事件,已造成重大損失,後續收拾工作相當多,值得警惕。

無獨有偶,八月四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一處港口倉庫突然爆炸,造成至少135人死亡、超過5,000人受傷,而引起爆炸的關鍵,居然是儲藏於港口倉庫長達六年、總重達2,750噸的炸藥原料硝酸銨。該批硝酸銨存放期間,曾接到多次警告提醒,只是各單位推拖無人處理,導致爆炸悲劇的發生。在貝魯特街頭,民眾挺身抗議政府施政不力,放任硝酸銨造成公共安全事故。這個事件,值得我們警惕,因為營建工地也存放許多各類型化學物件,稍有不慎,也會造成災害。

由於營造業本身即具有相當高的風險性,加上作業環境惡劣多變,稍有疏忽,極易釀成災害,造成生命財產嚴重損失。例如,建築工程施作中,潛藏有吊裝作業物體不慎飛落、鋼筋混凝土模板施作不確實倒塌、或基礎開挖失敗之風險;隧道作業,可能遭遇有害氣體及易燃氣體造成爆炸或中毒;邊坡工程,可能因人員未配安全母索,或護欄不善及警告標誌不足,肇致墜落之重大傷亡。

為防範於未然,須由相關權責人員於工程實施過程前,分別辦理危害辨識與施工風險評估,以掌握風險狀況,採行緊急應變對策,以降低施工風險。然,一般事業單位製作緊急應變計畫時,多追求淺而易見的績效,輒以舉辦演練、訓練,與購置應變設備為主,表面應付了事罷了;卻忽略應變計畫之制訂及改善,應依據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結果為之。同時,應加強蒐集分析工作場所的情境與資料,期有效預防改善高風險標的,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此外,落實實施訓練,一旦事故發生時,才能有效提升現場第一時間搶救的熟悉度與安全性,以確保工地職安。此外,災變之緊急應變組織,能否有效控制災害與尋求有效支援,更是影響後續復建處理的重要因素。決策與指揮者,更應確實瞭解災害的發生來源、原因與型態,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災害可能造成之影響,避免災害持續擴大。

因此,緊急應變計畫,應該包括:應變指揮官及應變人員的訓練、建立共通應變語言、擬定疏散時機與應變指揮系統架構、建立跨部門應變指揮系統、強化後勤支援能量、評估應變裝備器材與擺放區域、建置應變中心與應變監測系統、確認通訊與聯防支援的有效性、演練等相關要素,在全方位考量下,才能將災害減至最低。

2020年是不平靜的一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散,全球經濟如走鋼索,目前各地都有恢復經濟發展的迫切願望。營造業,素來有「火車頭工業」之稱,是國家經濟發展重要的一環。本報以為,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意識到在力圖振興之同時,絕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每一個工地的安全及災害風險的降低,都關係到每一個家庭,乃至整體社會的安全感,亦關係到經濟復甦的速度與信心。本報呼籲,我輩工程人員,應正視職業安全衛生,強化緊急應變能力,共同提升我國職業環境安全衛生水平,一起建構安心、安全、安康的工作環境。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