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鐵路地下化車站美學解析 以左營(舊城)站、內惟站為例(上)


壹、前言

左營(舊城)站及內惟站新建工程路廊,北沿半屏山、蓮池潭、柴山平原邊緣而行,至鼓山區銜接內惟埤濕地,沿途可見水鳥悠遊飛翔景緻、與蟬聲蛙鳴之樂音,全線視野受到海岸珊瑚礁隆起的柴山包被,擁有豐富的農田、水圳、人文與柴山生態景觀,尤其早期內惟,因地形低窪,曾有諺語「吃內惟芋,不知內惟路」,描述內惟聚落水圳濕地密佈景緻。內惟及左營站等通勤站之設計,除力求符合營運功能外,並融入景觀、歷史、文化等特殊意涵,並於107年10月14日通車啟用,騰空土地藉由水綠縫合,創造港都生態通廊,串連各車站所形成之生活圈,不僅將成為新都會活力引擎,亦呼應蓮池潭及柴山綠野與愛河藍帶,建構『水與綠』都市發展意象,給予本區重新發展契機,一個縫合地景紋理的綠水脈動通廊,儼然成形。工程範圍如圖1。

1201-2-0

圖1 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範圍平面圖

貳、左營(舊城)站

左營站位居高雄都會區最早開拓的區域,臨近左營古城區(舊鳳山縣城),也是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的起始車站。本站以打開古城記憶之寶盒為發想,將古城記憶元素,轉化鋪陳在車站主體造型上,將古城舊事娓娓道來,結合車站周邊古城垣,將車站轉換為進入高雄都會區的門戶意象。如照片1。

本案身處人口密度集中,都市熱島效應逐漸惡化的都會區中,新一代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已具體結合都市節能、緩和熱島效應,兼具都市防災等功能,為國內現行交通運輸樹立典範,象徵台鐵綠能運輸系統的新企業精神。

1201-2-2

照片1 左營(舊城)站鳥瞰現況

本站意象將城牆的質感與旋律,轉換為現代的語彙,化城垣與護城河之鴻溝,為盈溢光與綠的「會呼吸的城牆」,導入風、光、水三種元素,塑造為「以虛為有,以實化無」,綠地樹叢將取代高大的城垣,節點廣場與車站出入口場域,將取代城門,形塑城垣、護城河,化為活動匯集的都市廣場及御風而行的鐵馬道,如圖2。

1201-2-3

圖2 左營(舊城)站出入口意象與雙城古牆對照

在車站節能方面,地面設置大面積採光空間,引進自然風及光,以達節能減碳之綠建築概念,如圖3,車站主體為一地下兩層箱型結構(島式月台),長260m、寬19.2m、開挖深度16m;採精簡對稱之空間佈局(標準模組化),地下一層為穿堂層,中央為公共區,兩端為機房區,設置隧道風機、環控系統及變電室等。地下二層設有180m月台,每60m設置一組垂直動線(公共樓梯/電扶梯)至穿堂層,並提供雙向逃生路徑,以節省空間與工程成本。

1201-2-4

圖3 左營站縱剖面圖

在室內配置方面,本站室內設計意象,配合左營古城區之歷史空間氛圍,主要傳達旅人漫步於古代城垣與翠堤間,悠然自在之感受,如圖4。

1.地坪規劃:以模矩化分割基準,採灰白色為主體色,搭配象徵翠堤的深綠色帶,作為引導動線。公共區採淺色崗石地磚,以圓形圖案表述城池意象,搭配花崗石材收邊。

2.天花板規劃:傳達旅人在城垣間漫步意象,主體採淺綠色,兩側搭配條狀燈具,以塑造城垣之律動感。

3.牆面規劃:採米白色琺瑯鈑搭配地平與天花模矩,未來並配合牆面公共藝術與導引設施佈設。

4.照明:依人為活動頻率及環境敏感程度考量照明的配置,選擇主要的人潮節點及動線設置照明,避開生態重要空間,營造都市夜間氛圍展現夜景風華。

5.鋪面:以高壓磚鋪面化及蜿蜒化的手法,改造翠華路,營造道路人本及道路公園化的定位,提供舒適的人車分道空間。

(未完待續)

1201-2-5

圖4 左營(舊城)站現況配置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