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燃油的謎思

小時候市面上有一種棕櫚香皂,綠得像翡翠,加上包裝紙也是綠色,綠意盎然,帶來熱帶叢林的芬芳。1970年代到馬來西亞工作,才有緣見到大片大片的棕櫚樹林。過去不少赤手空拳,到南洋打拚的華僑,就是靠種植棕櫚樹發了大財。種植棕櫚樹的目的是生產棕櫚油,除了做化粧品外,還可以製造人造奶油等食品,以及作為工業原料。當時有一位教授發展出把棕櫚油轉化成柴油的科技。我心裡想,誰願意放棄人造奶油和化粧品等高檔產品,而去製造柴油?真是百年風水輪流轉,到了2000年代,石油價格狂飇漲,玉米、棕櫚油、甘蔗已成為生產生質燃油的重要原料。

意想不到的是,這項發展的第一線受害者,竟然是包括台灣在內,靠進口玉米作為糧食或飼料的國家,因為生產玉米大國美國,拿大量玉米來製造生質燃油,產量從2000年的620萬之立方公尺增加到2006年的1,840萬立方公尺,其中絕大部分以玉米為原料,其他從高梁和大豆製造的各約僅佔2%。美國農民看到種植玉米有利可圖,紛紛把休耕農田投入生產,但對玉米進口國好處有限,因為美國已經把生產生質燃料油目標訂為,到2017年時為13,250萬立方公尺,約佔全國汽油消耗量的15%。

其實玉米並不是最理想的製造生質燃油原料。如製造每公升生質燃油的成本,甘蔗為22美分,玉米卻為30美分,其他如甜菜則為50美分。另外一個重要指數是能量淨產值(NEB),表示製造生質燃油所能產生能量和必須投入相關能量的比率。後者包括播種、灌溉、肥料、殺蟲劑、運輸等所需能量。玉米的NEB值是1.25到1.3,產生的能量只多出投入能能量的三到四分之一。其他原料的NEB值為,大豆1.8到2、纖維質(如木屑)5.5、潤葉草木植物和草原野草等則達8.1,都比玉米高。

聯合國呼籲避免用糧食製造生質燃油

既然玉米製造生質燃油成本不低,NEB值卻偏低,加上聯合國又在呼籲,避免用糧食製造生質燃油,為什麼美國依然要冒大不諱,用大量玉米來製造生質燃油?主要理由包括在石油價格高漲的今天,和美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下,玉米製造生質燃油極其有利可圖。其次是順應世界綠化潮流,而且同時可以減少向產油國進口石油的需求。最後最重要的理由是,美國有廣大的「玉米帶」,適合種植玉米,而且已經開發出先進科技和設備,來生產、輸送和儲存玉米。不過從長遠目光來看,野草和木質纖微才是較好的製造生質燃油原料,不僅產生能量效率高,又不會影響世界糧食供應,合乎永續發展原則。目前的關鍵問題是,相關科技還沒有成熟到量產地步。我國的研究機構,如能在這方面著力,很可能替台灣能源供應,打造出一個光明的未來。

就能源政策而言,美國不少州已訂定再生能源至少佔有10到15%。歐盟已通過2020年時,再生能源應佔20%。其實這些目標都還相當保守,因為全球能源最清潔的國家冰島,目前的再生能源比率已經達到80%。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