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純森 技師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教授級專家
高雄大學土木環工系 副教授專技
壹、鋼爐渣之產出
國內常遇到的鋼爐渣,可分為碳鋼爐渣(carbon steel slag)、不銹鋼爐渣(stainless steel slag)兩種。
一、碳鋼鋼渣
碳鋼俗稱「黑鐵」,包括低碳鋼、中碳鋼與高碳鋼。國內冶煉碳鋼之方法,有中鋼系統之轉爐煉鋼(converter steel making)與其他系統之電爐煉鋼(electric furnace steel making)兩種。中鋼公司之小港煉鋼廠與中龍公司之台中煉鋼廠,均採用轉爐煉鋼,係以鐵水作為煉鋼之主要原料,經炊氧冶煉之後將鐵水轉換為鋼水,故稱為「轉爐」;其他系統的鋼鐵公司,包括東和、威致、海光、豐興、致一、漢泰與協勝發等,則採用電爐煉鋼,係以廢鋼作為煉鋼之主要原料,用電極棒高溫冶煉。兩種煉鋼系統之流程,如圖1。
煉鋼爐之鋼水被取走之後會殘留鋼爐渣,轉爐煉鋼時會填加生石灰與廢鋼,煉鋼完成後,每噸粗鋼(crude steel)產出約110公斤之轉爐鋼渣(converter steel slag)。電爐煉鋼時會加入生石灰與合金鋼,並須加入氧氣將雜質氧化,於煉鋼完成後,每噸粗鋼會產出約70公斤之氧化渣(oxidizing slag);如果鋼水在精煉爐內加入大量碳粉與石灰石等去氧脫硫材料,於煉鋼完成後,每噸粗鋼則會產出約40公斤之還原渣(reducing slag)。
圖1 碳鋼之煉鋼過程
二、不銹鋼渣
不銹鋼因為外觀呈現銀白,俗稱「白鐵」,其煉製過程,如圖2。首先將廢鋼原料與特殊合金(如鉻鎳Ni、Cr等),放入電爐熔融,再經轉爐冶煉成不銹鋼,然後倒入真空精煉爐,灌入氧氣、氬氣(或氮氣)予以脫碳,學理稱為氬-氧脫碳精煉(argon-oxygen
decarburization–AOD),將碳元素燒成一氧化碳(CO)逸出,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4 Cr(鋼水) + 3 O2 → 2 Cr2O3(鋼渣)
Cr2O3(鋼渣) + 3 C(鋼水) →2 Cr(鋼水) + 3 CO(氣體)
圖2 不銹鋼之煉鋼過程
不銹鋼冶煉時,有時會使用氮氣取代氬氣協助脫碳。工程上常用的304不銹鋼,含有26%的鎳+鉻耐蝕成分;而316不銹鋼,則含有32%的鎳+鉻成分,所以耐腐蝕性極強,泛稱為不銹鋼。從圖2得知:不銹鋼渣有三種,即電爐渣、轉爐渣與AOD爐渣,有的不銹鋼廠會多一道精煉程序,將不銹鋼水放入盛桶爐(ladle furnace),以電極棒再精煉(ladle refining),則會產生盛桶爐渣(ladle furnace
slag)。
貳、鋼爐渣之成分
根據日本鉄鋼爐渣協會【1】之資料,煉製碳鋼時之轉爐渣與電爐渣之成分,如表1所示。但由於煉鋼時均須加入量體不等的廢鋼,視廢鋼之來源與性質的差異,會有不同程度之汙染成分。此外,由於煉鋼過程中,煉鋼爐必須填加入石灰石(limestone-CaCO3)與白雲石(dolomite-MgCO3)等之還原劑,過量之還原劑熔解後,CO2飛走了,鋼渣會殘留剩餘之游離氧化鈣(CaO+)與游離氧化鎂(MgO+)。
表1 碳鋼爐渣之化學成分
成分(%) |
轉爐渣 |
電爐渣 |
|
氧化渣 |
還原渣 |
||
CaO |
45.8 |
22.8 |
55.1 |
SiO2 |
11.0 |
12.1 |
18.8 |
T-Fe |
17.4 |
29.5 |
0.3 |
MgO |
6.5 |
4.8 |
7.3 |
Al2O3 |
1.9 |
6.8 |
16.5 |
S |
0.06 |
0.2 |
0.4 |
P2O5 |
1.7 |
0.3 |
0.1 |
MnO |
5.3 |
7.9 |
1.0 |
合計 |
89.7 |
84.4 |
99.5 |
至於不銹鋼渣之成分,由於不銹鋼之鎳、鉻之含量偏高,其污染性質更甚於碳鋼之鋼爐渣。表2為不銹鋼渣之成分樣本(wt%)【2】。
表2 不銹鋼爐渣之化學成分
Cr |
Ni |
Si |
Ca |
Fe |
其他 |
合計 |
11.15 |
7.8 |
5.03 |
10.35 |
35.34 |
30.33 |
100 |
叁、鋼爐渣之再利用
一、碳鋼鋼渣
碳鋼鋼渣之主要用途,為基礎或路基之回填材料。美國、澳洲、日本等國,均曾將鋼爐渣用於道路工程,美國甚至於將鋼爐渣大量作為鐵路之道床(ballast),以取代一般之石材道渣,確實可以減少不少之工程經費,如照片1。
照片1 鐵路道床【3】
照片2 轉爐渣處理後之肥料【1】
日本爐渣協會,推薦鋼爐渣作為地工用之水泥原料,與道路工程之路基或地質改良材料。其中轉爐渣,如果特殊處理尚可作為農林業之肥料使用,如照片2。氧化渣可作為瀝青混合物之粒料、地工混凝土用粒料與其他地工材料。至於還原渣則直接做為地工材料、水泥原料與地質改良原料。
二、不銹鋼渣
不銹鋼渣之處理,可分為二種方式,其一將爐渣打碎或磨粉,篩選鎳、鉻成分作為後續煉製不銹鋼之填加料;其二將爐渣固化處理為塊磚再利用或掩埋。
肆、品質管控
一、鋼爐渣之膨脹性
由於煉鋼過程中,鋼渣殘留過量之游離氧化鈣(CaO+)與游離氧化鎂(MgO+),此兩種游離物與水或濕氣發生水化作用時,就會形成Ca(OH)2及Mg(OH)2,容易導致體積膨脹,甚至渣料主體開裂或崩解。所以CNS 1240規定,對於有膨脹顧慮之鋼爐渣,使用前必須確實完成其「安定化」之處理程序,否則不能隨便使用。一般安定化之處理,可採用天然風化法、高溫蒸氣處理法或吹氧加熱並填加玻璃細粉等改良劑處理。安定化處理後,如果作為路基或路床使用,須按照 CNS 15311之試驗方法,驗證是否符合CNS 15358或ASTM D2940所規定之膨脹性限制,7天之膨脹比應小於0.5%。
國內許多道路工程的路基或路床,採用了未安定化處理之鋼爐渣回填,於下過大雨後路面浮凸不平,甚至路面崩裂,造成不可收拾之交通事故,有的造成頗具爭議之訴訟案件,如台○大道事件、西○○事件等。照片3為台○大道鄰近相關水利工程的土質善後處理;照片4為西○○事件之路面隆起爆裂之情況,爭訟數年仍未解決。
照片3 台○大道鄰近工程之土質善後
照片4 西○○道路路面隆起爆裂
安定化之鋼爐渣,如未受汙染作為混凝土使用時,另須控制其鹼骨材膨脹性反應,應符合CNS 13619之規定,於三個月小於0.05%或六個月小於0.1%。
二、鋼爐渣之汙染性
由於煉鋼過程須填加廢鋼(scrap),容易夾雜其他之重金屬與雜質,因此鋼爐渣使用前,應該檢測重金屬含量有無超標,如Cd、Pb、Cr6+、As、T-Hg、Se、Ni、F及B等成分,以防止使用後之重金屬環境汙染。且廢鋼等材料亦容易夾帶油(烤)漆、塑膠、橡膠、藥品等化學物品,以及放射性物質,故化學汙染或輻射汙染亦當檢測。
至於不銹鋼渣,除了要檢測安定性外,更必須嚴格檢驗其污染成分,否則只有固化處理,且其固化處理與溶出檢驗,要比一般嚴謹,因為固化之後面臨酸雨之環境,也有污染物滲出之顧慮。
任何回填或與土壤共用之處理方式,必須控制使污染成分少於土壤污染治法之限制,但此種處理過程必須極其嚴格管制,並登錄管理、定期監測以釐清責任。土壤汙染整治法所規定土壤汙染監測標準,如表3。
表3 重金屬全量分析每一公斤土壤中(乾基)所含污染物之毫克數表
監測項目 |
監測標準值 |
砷(As) |
30 |
鎘(Cd) |
10(食用作物農地之監測基準值為 2.5) |
鉻(Cr) |
175 |
銅(Cu) |
220(食用作物農地之監測基準值為 120) |
汞(Hg) |
10(食用作物農地之監測基準值為 2) |
鎳(Ni) |
130 |
鉛(Pb) |
1,000(食用作物農地之監測基準值為 300) |
鋅(Zn) |
1,000(食用作物農地之監測基準值為 260) |
三、鋼爐渣之鐵質成分
煉鋼爐容易夾雜鐵質成分(T-Fe),當其與水發生化學反應時,會發生爆出(pop-out)與銹水現象,部分建築工程誤用混有氧化渣之水泥或混凝土後,混凝土表面會散佈開花之麻點,酷似「青春痘」、「出麻疹」,被諷刺為「痘痘屋」。有些道路鋪面之AC,採用鋼爐渣粒料者,則呈現散佈不均之銹斑現象,使用前必須驗證其含鐵成分。
伍、結論
總之,使用鋼爐渣做為工程材料時,必須事先驗證其汙染性、安定性與鐵質含量,才能避免使用後的環境汙染、膨脹鼓起與銹斑等缺失。不銹鋼渣更需要嚴謹控管環境汙染問題。
參考文獻
【1】環境資材鐵鋼スラグ,日本鐵鋼スラグ協會。
【2】不銹鋼渣中鎳鐵金屬回收之研究,董志嘉、鄭大偉,台北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民國104年12月。
【3】Steel furnace slag, 173-3, National Slag Association,USA。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精選文章
新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