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6-1

「里佳」就是 「你家」

「全家」就是「你家」,一個會心一笑的符號,傳誦一時,這次大伙兒揪團,不遠數百里,曲折迂迴進到阿里山鄉的深處,一個尋常百姓陌生的國度,一個鄒族子民,數百年來安身立命繁衍的圈地,在那裏推開窗,藍天似乎一蹴可及,所以也暱稱為「藍色部落」。相傳上古時代,一天哈莫天神(Hamo)降臨玉山山頂,用手搖動楓樹,楓樹的蒴果落地後變成人,是為鄒族人的祖先,因此鄒族人喜歡在部落周圍及步道旁種楓香,藉以緬懷先祖。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部落有一條楓林步道,所以在晚秋初冬,一道道冷鋒面過境時,依約造訪。

友會一行33位技師與寶眷,106年12月1日出發,於中午抵達阿里山石棹,石棹近來逐漸蛻變為茶山村落,也有很好的步道,名為春、夏、秋、冬向四方展佈,是一個十分純樸優雅的阿里山公路中繼站。

午餐後,換搭乘接駁小車,前往阿里山的最偏遠的一個鄒族部落-里佳部落,169縣道公路蜿蜒在山道上,經過一個多小時車程到達里佳,海拔高度1,100至1,400公尺間,無污染又無光害,天空湛藍澄澈,有「藍色部落」的美譽。星期五這一天,整村的四個民宿都歸我們住了,午後及黃昏,可盡情享受鄉間的寧靜與祥和。晚間,當雲霧淹蓋了星星,我們隨著民宿女主人到村子裡走走,感受部落的人文風情。

 

貢禮之石、楓林步道

在里佳村的入口,通往部落的路邊,鄒族人選擇一塊大石頭供奉守護神,傳說在此下方約300公尺某處,有一塊巨岩為守護神的住處,往來的族人經過時,便會貢出些許食物放在石頭上,並做簡約的祝神儀式,但祈求守護神,庇佑山林和族人平安的心,是一致的。

1098-6-2

位於嘉169縣道盡端路旁的貢禮之石

部落長老嚮導,在貢禮之石唱起祭歌、擺上水果、灑下米酒、由於鄒族並沒有文字紀錄,祭典的歌曲都是傳唱,我們懷著敬謹之心聆聽。簡約儀式後,就走向一旁木階梯,經過部落,再向下走到風流洞,沿途就是楓林步道了。

楓林樹種是金縷梅科的楓香,由於今年是暖冬,里佳部落位在山坳,沒有強勁的寒流催黃,枯葉飄零漫地,感覺蕭瑟了些!

在步道的入口處,就可鳥瞰群山環繞群山中的里佳部落,沿途就可欣賞部落景觀,走在「楓林步道」上,階梯上鋪陳著飄落的楓葉,山風徐來,窸窣作響的楓樹枯葉,感懷深秋的涼意。阿里山里佳部落這條楓林步道的優美情境,正是吸引許多遊客,不遠千里而來的誘因。步道旁的香楓,已有數十年之久,樹型高聳,楓香為主、青楓點點,在巨石坂區的楓香高大,需抬頭仰望,木棧道旁楓香嬌小即可近拍,各有不同風情,步行約半小時,到木棧道盡頭處時,回首楓林映著藍天,景緻更為迷人。

1098-6-3

轉黃的楓香映著藍天「藍色里佳」因而得名

風流洞步道探秘

「風流洞」是大塊砂岩掏空形成的岩洞,從村子中走下來約1.3公里,肇因鄒族特有婚俗,男子娶妻前,必須先到女方家工作3年,期間雙方不可在家越軌,之後有情人,會來岩洞中繾綣,時至今日遂有「風流洞」的美稱。

1098-6-4

路過「風流洞」

拾階而回,沿途香楓夾道,秋日與蘆葦芒絮相襯映,總是風華處處。步行間,驚訝的覺得咖啡樹變成綠籬,而村落中的圍牆種著山蘇花、崖薑蕨和木槲蘭等各色花草,木槲蘭是鄒族的神花,祭典時會裝飾在勇士會所《庫巴》的屋頂,很是珍貴。

1098-6-5

鄒族神花「木槲蘭」裝飾在里佳集會廣場

鄒族的前世今生

在部落長老的帶領下,介紹鄒族里佳也擴及阿里山鄉,不免談到「吳鳳」的故事,背負出草的污名,令他們傷感。數十年前,終於擺脫了虛構的「吳鳳」故事的酷桎陰影,今日的鄒族,已然走出昔日沉默與低迷。千百年來,鄒族子民有一說是從玉山源起,沿著陳有蘭溪,沿途建社,最後流連在阿里山群;另有一說,則從大海漂流來,馳程在嘉南平原,有幸與荷蘭人的邂逅,讓鄒族的後代臉龐,出落的更為深邃,不幸的是,卻是被逼迫沿著曾文溪、濁水溪上游,退居向阿里山區、以及玉山山麓的更深處,而大部分族人,在這個流淌蜜糖的地方:達邦、特富野,定居下來。

鄒族的大紅披肩傳統服飾,在台灣原住民中很有特色,手編皮帽的羽飾,就是主人的戰利品,而裝飾著藍腹鷴、台灣藍鵲的尾羽,最為耀眼。鄒族還保有每年二月,瑪雅斯比祭典(Mayasvi)戰祭的傳承,這讓他們備感驕傲。多年前,筆者在塔山下的鄒族部落的一個營火晚會,曾深刻感受到鄒族勇士的矯健與勇猛。

1098-6-6

鄒族部落勇士圖騰

早餐後大家DIY 愛玉

阿里山的野生愛玉,最為純正與美味,如今種植的也不少,在村前屋後的矮牆、殘壁都有生長,最令人稱奇的是,採、削、烤一貫作業的場景,著實讓我們大開眼界,烘培、乾燥的金黃果粒,一盤盤的盛著很誘人。早餐後,大夥先搓洗愛玉子,讓大碗中的清水,逐漸蛻變出澄黃,濃度夠時要靜置,等到中午餐後,就會有搭配著黑糖汁、檸檬片與愛玉凍可以品嚐了,十分爽口。

1098-6-7

果粒飽滿的阿里山愛玉子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石坂步道

DIY完愛玉後,前往巨石坂,乘著吉普順著產業道路,越過部落下方的屋支那溪,產業道路長約7公里,巨石板上原本是溪流的河道,叢生密林,經過85年賀伯颱風的洗禮,表土沖刷出長約700公尺、寬約30公尺、坡度為20度的「大石坂」順向坡,看到已有棋盤狀節理裂縫,這個區域在乾燥狀態或許穩定,但地震下或超大豪雨,就令人擔憂,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令人敬畏!

走到一個大的觀景台,下方不遠就是山美,遠眺昔日護溪有成的達娜伊谷新吊橋,大夥在鄒族嚮導帶領下,圍著圈圈跳一段勇士舞,十分愜意。

1098-6-8

巨石坂坡上留影

 

1098-6-9

圍著圈圈跳一段勇士舞 高山青美女組曲

迷糊步道

下午回程中走趟「迷糊步道」,又稱「米洋溪步道」,從阿里山公路(台18線)66公里處,彎入停車場,全長有2.3公里,
因為是從「米」洋溪走入「湖」底,所以當地的鄒族村民取為「迷糊步道」,步道林密、巨竹處處,一旁的米洋溪,伴著步道蜿蜒而下,可以右彎,過了樂野吊橋,去品嚐阿里山最富盛名的密咖啡,有人更喜愛續走林蔭步道,去探訪茄冬老樹,來去兩相宜。

早在日據時代,樂野位於北緯23.5度一帶,種植過阿拉比卡咖啡樹種,也很成功,隨著國民對咖啡的喜愛日增,樂野鄒族發展出一種迷人咖啡特色,造就部落咖啡風情,在里佳部落咖啡樹成綠籬或圈地種植,逐漸取代楓香林地。

下山回嘉義高鐵站轉回台北,蜿蜒在阿里山公路,有幸巧遇雲海,大夥下車搶鏡頭,壯闊的雲海,層層疊疊,鋪陳到天邊,遠山青綠,十分美麗。

1098-6-10

阿里山雲海 遠山含笑

後記

這次阿里山鄉遊,選中南二村,深遊里佳、串聯樂野部落,遠離都市煙硝,欣賞里佳部落,鄉間寧靜的野趣的,第一天中午短暫停留在石棹,驚奇地發覺高山茶園風光,在路旁綿延開來,連接著山巒,形成一望無盡的茶香景緻。走進里佳部落,鄒族文化不經意地、古樸地流淌,給人一種恬適、寧靜與愉悅。起的早,彎進部落後方的木棧道,鳥啼在香楓林間跳躍,行到烏支那溪畔過了橋,望見河床上乾凅了的壘壘塊石,感覺台灣美麗的山坡、河川加強保育的重要!這次部落行,還是要讚美嘉娜民宿女主人的貼心,讓部落籬邊的刺蔥鮮葉,變成隔天芋頭稀飯的刺蔥蛋炒佐餐,雲層厚實無法觀星,改換成部落夜遊,也是最令人感到窩心的!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