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3-1

        民國99 年4 月25  日發生國道3  號高速公路3K+100  處邊坡大滑動之災變,令交通中斷,更不幸的是,此一事件造成4  位同胞寶貴生命的殞落;災變當時,無風、無雨、無地震,除了何以致之的懷疑而令人訝異之外,相信舉國同感悲愴與哀戚。

        發生災變之時,筆者正駕車行駛於國道3  號高速公路北上20K+000  處,透過廣播與高速公路電子告示牌得悉此一消息而震驚不已!經過一段日子的情緒沉澱,以及各界針對災害原因的探討報告陸續出爐之際,筆者謹以極為沉痛的心情抒發一些實務案例、所見所聞與個人經驗分享。希冀能印證部份事實,並呼籲國人務必正視邊坡潛在之問題暨正確的因應之道,俾能免除類似之悲劇再度發生。

       筆者猶記得,學生時代初次學習邊坡工程時,尚為民國70  年代,老師洋洋灑灑列出一大堆邊坡破壞的型態,並輔佐國外許多案例照片,當時,就有不少同學質疑:臺灣地區的邊坡可能發生所謂的土石流或楔形破壞嗎?難過的是,近15年來,自賀伯颱風以降,只要連續降雨量超過100mm,則隨時隨地都有爆發土石流之危險!復因921  大地震後,促使破碎的地質更形惡化,以至於土石流之規模每遇豪雨而日益龐大,且災情一次比一次還要慘重!怎不令人鼻酸!

       筆者於民國86 年及87 年前往日本參訪暨旅遊,親眼所見,凡是坡度≧  30°之邊坡斜面上,皆無任何建築物及公共設施。日本一向地狹人稠,為何對於山坡地之限制要如此的嚴格?平心而論,當然是深刻地體認到30°以上坡度之邊坡,的確存在有潛勢之風險,而且不會因為長時間的穩定,就保證下一次暴雨的沖刷或地震的侵襲而不會造成崩滑。這從日本的新幹線與高速公路沿線更可看出端倪:凡是經過山坡處,其路線與坡趾經常保持30~100m 之平原區,且此類平原區長滿芒草或是矮灌木。此一保護或是避險的措施,在日本地區皆明顯易見。反觀國內少數人,既無土木專業背景、又大放厥詞地稱謂:『百年山坡怎麼可能會崩坍?』試問:這樣子的論述,怎能讓升斗小民安心呀?

 因此,除了必須參考日本的因應之道以外,尚有下列重要作為足堪儘速配合之:

1.  避免山坡地的不當開發與濫墾、濫葬。

2.  安裝山坡地之監測系統與確保立即傳輸及警示的功能。

3.  維持護坡擋土牆之洩水孔務必能正常運作。

4.  廣植保水性之樹種。

5.  勿任意在山坡地及可能被山坡地崩滑波及的坡趾平原區興建結構物。

6.  進行護坡工程時,應落實調查工作,增加避險措施以及設計時之安全係數值。

7.  落實平日專業人員之訓練與檢視邊坡工作之可靠度並研擬必要之維護措施。

        昔日,人類常以『人定勝天』自許,唯近10  年來,由於全球急遽工業化之腳步,使得石油過度開發與利用、氣候超異常的暖化、聖嬰現象頻繁、冰原急速融解、災害性地震不斷、火山灰危害飛安、各地暴雨連連卻又旱災迭起等重大災難接連發生,可謂不一而足。如果,我們再不痛定思痛、再不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則往後的日子裡,一定更加災害頻仍、傷亡慘重,即使呼天搶地亦於事無補。

       聰明的人類呀!還要繼續再做挖牆腳似的蠢事嗎?今天就算能偷偷地違法開發了山坡地、爭取到寸土寸金而沾沾自喜,但是,一旦大自然反撲、天崩地滑,則所剩為何矣?

 事前,多尊重專業一些且眼光放遠一點吧!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