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天人之間的對話


建築是人類生活的記錄,是地區的地標,是城市的印象,是一個世代文明的表徵,人類演化的場所,是人與天地和諧共存的產物,溝通的橋樑,促使人們追求一個永垂不朽,世世代代永遠留傳的一種文化,所以在我們提到某文化的時候,腦中浮現的印象多是它的代表建築,甚至在想到某國家或某地方時,該代表建築很自然的成為它的象徵。可見建築在整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在西洋學術裡,建築一向屬於應用藝術,而東方建築除了藝術之外,更多了“氣”的概念,而有了建築風水之說。舉個例子來說,筆者當初設計建物或傢俱都要用魯班尺來標尺寸,還依稀記得老師傅們說的一些神奇故事,這是學校沒有教,書本裡學不到的。

近代所建造的建築,會想到文化傳承的很少,多是講到使用年限五十年,五十年到了,就可以拆了重建,無怪乎德國建築師R.Keller 曾批評說:「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建築毫無內涵,粗魯且不負責任,是破壞而非建設」。最早的起因,來自工業革命,以機械替代人力,追求量產,而建材的大革新,化學產品與人工合成材料等都講究速成,規格一致,但有使用年限。再加上人定勝天的理念教育著我們,怎麼有效的控制環境,管理環境,結果是這兩樣我們都沒有做好。而近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的快速增加,人類要解決住的問題及工作就業問題,大型都市、社區,大型生產工廠應運而生,興建這些建築的工期必須越短越好,甚致於教堂,廟宇等精神文化的建築,也講究短工期,可以提早開業。整個建築業開始朝向預鑄,廠製組裝,單元架構和機械量產,內部裝修也採輕架構、輕鋼架,與石膏板、木心板、石棉板、塑膠板、合成板、矽酸鈣板等組合建構,代替了往昔的手工砌磚,批土抹牆,收邊雕花,木雕門窗,內裝等。學徒必須本本份份跟著師傅學上幾年本事才能出師的事,也越來越少了,古老寶貴的技藝漸漸的失傳。建築界大體上是跟著美國的腳步,大量採取以鋼筋混凝土為構造的方式,一批又一批長相差不多的住宅矗立,人們生活在舉目皆同的建築叢林裡。

在這追求速率、效率的年代,大量的化學產品及人工合成材料研發出來,在來不及長期測試觀察是否對人體、地球、環境、生態等造成傷害,即問世量產,解決人類的需求,建築已成為經濟效益與利潤下的產品,而僅剩下了工程與技術。所謂的「建築工業」,不再具有人性,好像離天(自然)越來越遠了,與地也沒有和諧共存,所以科技發展得太快太汜濫,就有層出不窮的生態問題和健康問題等,當建築不與天地相容時,則是人類的一大浩劫,人類是該放慢腳步靜下來思索一下的時候了。

由於就業、工作機會的變化,造成人們必需集中於城市,而改變了生活的習性,當人類的食衣住行及育樂有所改變,所有萬物也跟著作改變調整,例如大量養殖動植物所產生的廢棄物,垃圾等,人類都得面對,去作改變,氣候也作了改變。人類一向住在自然材料蓋起來的屋子裡,這種轉變對人體而言實在太快,難以調適,想想近代人們生活得真還滿委屈的!建築的基本功能是遮風避雨,保暖取涼,維持人類健康、生存與進化,因此組合各種機能的空間,乃至建築群落,以便人類使用,在這些功能與需求下,由建築聚落形成了城鎮,社區等形態,而今建築與社區規劃應該有的(一)有益身體健康(二)有助心情平和樂觀(三)不違害大自然等目標,均難以達成,人開始覺得不舒服了,總覺得近代建築喪失了什麼?已有人在注意及研究這個現象,才有了「綠建築」,「生態建築」等推出,茲簡述如下:

 (一) 綠建築,從兩個層面談 1.建築的物理層面,建築的原材料變成建材建造過程,直到完工,人們住進去使用它,近來都講節能減碳,省水省電環保等,除了綠建材、綠住宅、綠燃料、綠建築、綠城市,尚得注意室外配置,如位置、朝向、坐落、高低、大小、模式及建物間的關係。在室內格局方面,如空間的大小、寬窄、形狀、挑高、各室之間的關係。另外,空間裡面各種物理條件如氣味、溫濕度、含氧量、顏色及光線等,給予人的感受,這是有形的,測得出的,可以量化的,有良知,有能力的建築師,能夠(應該)將這一部份物理層面溶入設計案裡。2.建築的精神層面,當建築完成,人們住進去,使用它,去細細的體會它,享受它,一切才能夠得到證明。這有美學上的元素,如尺度(可以參考咱老祖宗用的魯班尺)、比例(現很流行的黃金比例)、形狀、顏色、質感、明暗及感覺等,可以量化亦不可量化,各種因素組合在一起,又有不同的相貌出現,就非測得出來的。透過配置及格局、相貌,給予人各種不同感受,例:震撼、恐懼、感動、煩躁、興奮或者平淡、祥如、無趣、寧靜、舒坦等,介於主觀與客觀之間,聽來也有些抽象,但這就是建築的精神內涵。建築的精神層面在建築師這一行中為了生存競爭而幾乎消失,以致於成為執業建築師只敢想而不敢談的部份,只有台灣的室內設計案,還多少可以看到,但是也要有業主或屋主體會而感覺值得投資啊。

 (二) 生態建築:研究人類生活與其生存環境之間整體互動的科學,建築規劃時就應以完全一體的觀點來看待人與天地(大自然)的關係,使得人與建築建立在整體平衡,健康自然的關係上,重新看待自己在整個地球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如果人類能覺悟並感受到與宇宙是一體的,這才是真正來到生態建築的層次,它講求令建築回歸自然,但並非回歸原始,因人類進化到此地步要回歸原始是不可能的。而人類的問題,出在物質文明的進化遠遠超過宇宙進化的腳步,不是「綠建築」所能解決的,到今各界仍在摸索與嘗試。建築一門所涵蓋的範圍太廣,如何能夠與大自然共存,繼續平安健康的在地球上生活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茲列舉一個筆者的小例子,日據時期所建的保溫室或冷凍室,所使用的保溫、隔溫材,是軟木(酒瓶蓋上常可以看得到,俗稱軟木塞),它是自然產物,成廢棄物時會自行腐爛分解,也可以拿去種花、種木耳之類的,但它用在保溫材時也不是一輩子不會壞,因它在組構時要用鐵釘,會生銹腐蝕,整個天花板或牆壁就坍塌下來,筆者就曾除舊佈新過很多處所,新建的也不少,當時最理想的保溫材有保麗龍、保溫棉、玻璃棉、石棉纖維、石棉板等,因取得容易又便宜好用,筆者用了很多很多,當時一直認為現代科技多棒,多進步,施工又快。而後,陸續公佈以上建材有很多的後遺症,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威脅,尤其當它成為廢棄物時,如何分解而不成為地球的負擔?檢討自己,好似過去筆者做過地球的劊子手,所以筆者帶著愧疚的心在寫這篇文章,當然還有好多例子,在此不再綴述。當今我們成了科技的奴隸,為科技所支配,規劃設計之初,總認為這是進步,事實卻不盡然,再深入檢討,當初為什麼不少建一些保溫室及冷凍室?這些都是違反自然的產物。筆者也常想一件事,我們每個家庭用的電冰箱,也是進步的產物,當它老了要換新時,舊的廢棄物要如何處理?當人們在做新冰箱時就應該想到,當它分解開時的每一個零件都有它的去處,不會成為地球的負擔,以免屆時再後悔已遲了。

若規劃設計一個永恆的建物,做為古蹟之類的建物,每年編列維護費,要維護得很好,儘量少生出廢棄物。如果幾十年就拆除重建的建物(包括室內裝修),規劃設計之初就要想到拆除下來的廢棄建材何去何從,永遠不要成為大自然(天地)無法消化的累贅,這是現今大家要重新思考的。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