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過去縣市交界處之都市雨水下水道系統未能有效整合規劃設計,使得該區域防洪治水標準無法匹配相容,易造成低窪區發生淹水現象,加上目前都會區雨水下水道可擴充提升排水容量之空間有限,滯洪池為改善低窪區易淹水之可行治水手段之一,縣市合併後,高雄市政府戮力推動之寶業里滯洪池計畫案即是如此。「寶業滯洪公園」為高雄市第二座都市化型態滯洪池,也是高雄市首座「重力」蓄排為主的離槽式滯洪池。在規劃設計之初更援引「本和里滯洪池」(註:首座都市化型態滯洪池)經驗,例如池域周圍為複式緩坡斷面、池底為具有生態功能之柔性草皮舖面等,以符合將節能減碳概念納入本工程中。

由於高雄市三民區義華路與澄清路地盤高程相較鄰近周邊低窪,當豪大雨發生時,鳳山區文衡路A幹線匯集上游赤山地區降雨逕流,於注入三民區義華路雨水下水道後,義華路箱涵無法承受A幹線匯入之流量,導致澄清路與義華路口一帶易產生積水問題,如圖1所示。高雄市政府為減輕民眾飽受淹水之苦,擇定於高雄市三民區寶業里41期自辦市地重劃區內之公園及學校預定地(面積4.46公頃)設置滯洪池(如圖2所示),且配合週邊區域設置引流箱涵A及B與出流箱涵,於颱風豪雨期間,需啟動滯洪機制時,引流A幹線雨水箱涵之過量逕流水量進入滯洪池,以減緩澄清義華路口箱涵之負擔,降低淹水機率,其滯洪池蓄排洪系統,如圖3所示。

 高雄市政府積極辦理改善淹水工作是民眾所共同期待,由於該淹水區域位處於寶珠溝流域中上游地帶,以「總合治水策略」觀點可採設置滯洪池分散主要排水路徑之洪峰流量予改善淹水問題,而都化區在都市化發展下,土地寸土寸金,所以土地利用更須朝向多目標使用,且滯洪池擇址更應儘可能優先考量公共設施用地,避免徵收私人土地,而「寶業滯洪公園」即為符合前述因素綜合考量下,賦予土地多目標使用下,所建造而成之改善水患問題的水利構造物。

 闢建「滯洪池」為一項涉及層面極廣之公共事務,在用地經費問題無虞下,爭取周邊民眾認同為成功之契機,因此,政府部門與地方民眾之溝通協調尤為重要,尤其是高雄市政府於99年919凡那比風災時,受到報章媒體不斷報導首座都市化型態滯洪池(註:本和里滯洪池)故障或操作不當等負面不實消息下(註:該凡那比風災降雨事件,已超出既有水利設施保護標準),使得後續市政府在推動該工程更是艱鉅,但藉由溝通協調,廣泛宣導設計理念,甚至施工階段就啟動讓市民有感改善「淹水」之作為,例如以土方開挖提供初步滯洪空間作為初期施工階段主要要徑,以及引流箱涵優先闢建作為導引A幹線洪峰逕流,自然重力排入滯洪池等初步滯洪手段,使得工區內不增加區外排水負擔亦可減輕工區外排水負擔,因此,101年完工後之「寶業滯洪公園」,市民有感施工階段逐步改善「淹水」問題,肯定闢建「寶業滯洪公園」在排水防洪的必要性。

寶業滯洪公園,分為南北兩池,可滯洪容量為10萬公噸,在中小降雨強度下,以北池作為滯洪空間使用,較大降雨強度下,才開啟南北兩池中間連通箱涵閘門共同滯洪,完工後可將原不足5年一次頻率2小時短延時降雨之保護標準,提升為50年一次頻率2小時短延時降雨之保護標準,以應付極端降雨事件。另上游鳳山區濱山街一帶延續性配套改建箱涵工程正進行中,且經協調自來水公司後,亦願配合於高雄市颱風豪大雨發佈時,將澄清湖水位高程調降40cm,騰出澄清湖湖域作為滯洪空間,初估可提供44萬公噸滯洪量,在整個系列排水改善工程完工後,除澄清路義華路口一帶低窪區,已藉由完工之「寶業滯洪公園」改善淹水問題,更可大幅提升滯洪池上游鳳山文山地區防洪能力。

廣泛地方說明取得認同社區參與多目標使用

 過去,市民對於「滯洪池」這個名詞的概念或看法,通常是我家前面有一個埤塘,裡面存有暴雨過後所儲存之雨水,易滋生病媒蚊產生惡臭,甚至發生登革熱等疫情,此外,炎熱夏季易使孩童前往戲水,造成溺斃意外事件等安全衛生管理問題,另一方面,民眾對「滯洪池」隱含相鄰區域被貼上易淹水區標籤,恐造成房價下跌等諸多疑慮下,往往造成政府已規劃完成之滯洪池計畫,甚至已以發包施工之工程無法付諸實現,高雄市鳳山區之「赤山雨水調節池」興建計畫就是典型案例。

 「寶業滯洪公園」計畫擇地闢建前,在該計畫相同集水區上游赤山地區,原高雄縣政府已擇定鳳山區文衡路文山重劃區公園用地發包闢建赤山滯洪池,但受迫民眾抗議而終止契約停止施工,在該案例發酵下,造成本計畫之推展亦面臨大規模抗議事件,高雄市政府除委託高雄市水利技師公會進行專業評估外,仍不斷召開地方說明會,如圖4所示,清楚明白宣導治水理念,並且廣納地方建言,始得讓本計劃順利推展。

寶業滯洪公園於100年4月14日開工,開工前高雄市政府更邀請經費全額挹注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市民朋友、民間社區團體及關心地方建設之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由陳菊市長親至率水利局舉辦開工前地方說明會,不厭其煩將治水規劃理念廣泛宣導,讓民眾深入了解滯洪公園設置必要性,排除民眾恐慌,此外,由於工程將經歷2次防汛期,陳菊市長特別指示高市府水利局於工程施工階段首要任務應做好防汛工作,切勿讓市政府改善淹水的美意,反而因施工造成淹水,徒增詬病。

 經過開工前地方說明會溝通後,大幅削減民眾不安疑慮,增進溝通瞭解機會,進而達到闢建滯洪池改善水患之共識與支持,此外,民眾更企盼施工中能逐步改善水患之成效,該部分於規劃階段已充分考量,將於後面詳盡介紹。而該項工程於101年11月底全數完工,觀之施工過程中,的確在水患問題上大幅改善,在啟用典禮中,更得到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及民眾的肯定,隨之啟用後,鄰近社區團體更充分利用非汛期時,無滯洪操作需求下,多目標使用該場域開放空間舉辦「2013陽明春之饗宴」草地音樂會,如圖5所示,活動於深凹低地滯洪區內舉辦,因凹地彷如山谷,可阻絕周遭車水馬龍吵雜,讓人盡情享受到那曼妙音符的跳動,這可說是超乎原有滯洪池防災規劃設計以外之附加價值,且經由社區團體的參與,提升對滯洪池的認同感。因滯洪池除具有防災功能效益外,並可作為周遭休閒遊憩區,遂於陳菊市長啟用典禮中,正式將此取名為「寶業滯洪公園」(註:工程名稱為「高雄市寶業里滯洪池工程」)。

撼動民心的初步滯洪措施

土方開挖及臨時導水路初步滯洪措施

本工程於100年4月14日開工,總工期為480日曆天,施工期間將面臨2次防汛期。尤其是開工後約略15日曆天就進入第1次防汛期,滯洪池無法全面完工啟用(含機電抽水設施),為因應汛期期間澄清義華路口可能之淹水,以土方開挖提供初步滯洪空間作為初期施工階段主要要徑,配合周邊道路側溝截流引致滯洪池,減緩降低該區域淹水機率。

本工程之總土方開挖量約98,821m3,規劃設計階段於招標文件之施工補充說明書已載明,承商須於開工後150日曆天(約9月中旬)將北池開挖出土90%(73,000m3),由於引流箱涵A及B未完成,應變方案以澄清路東側之既有排水側溝作為臨時排水路,並於本工程滯洪池北池西側人行道處施設東西向臨時導水路(W=2.0m)配合砂包填築當成簡易式閘門(如圖6所示),當降雨使義華路及澄清路過量雨水逕流水量時,透過該臨時導水路,可導排入本工區滯洪池(北池),相關配置,如圖7所示。

根據澄清路側溝尺寸(W*H=1.0m*0.7m,S=0.0014)初步估算最大可容納0.67cms之水量,以此區域以往淹水紀錄,若連續降雨超過兩小時,降雨強度接近70mm/hr即有可能淹水,故以降雨兩小時估算,側溝共可匯集約4,824m3,故北池開挖若接近4,000~5,000 m3即可提供初步滯洪功能,剩餘出土空間將可作為基地內貯留降雨之需,使得工區內水不會外排產生區外排水負荷,圖8為北池開挖情形。100年8月29日南瑪都颱風,臨時導水路尚未達啟用時機,惟當日北池自主貯集區內降雨量達25,000噸,充分減輕區外排水負荷,顯示施工期間初步滯洪已有相當成效,如圖9所示。

人工操作閘門開啟重力蓄排及移動式抽水機  輔助蓄排之初步滯洪措施

工程持續進行至101年防汛期前,南北兩池池底開挖工程已完成,且引流B、出流箱涵及7座操作閘門等土建工程均已完成,相較100年防汛期,寶業滯洪公園已有滯洪雛形,可大幅提升防汛能量。因此,設施主體已可藉由重力蓄排滯洪操作,惟抽水機電工程尚未完成下,極端降雨仍需藉由移動式抽水機操作無法重力蓄排部分。本工程於101年汛期初期可藉由重力進行滯洪池蓄排,但必須配合人工閘門之操作管控,並於大雨過後以移動式抽水機排除滯洪池呆水位之水量,在該年6月12日發生豪大雨,初期澄清路機車道已發生之積水現象,觀測義華路口施作簡易水尺水位高程,並啟動閘門重力引水滯洪,機車道積水現象明顯改善,降雨過後概估北池滯洪量約21,000噸,如圖10所示,且在退水機制尚未啟動時,仍尚餘約30,000噸滯洪量,可作為下次洪峰來臨時之引水滯洪。

本工程經歷2次防汛期,並配合不同工程完成情形,衍生防汛應變之作為,完成初步滯洪效益,這對於一個當初飽受市民否定之滯洪池工程,完工後轉化成給予支持肯定,可說是得來不易的寶貴經驗,近日更獲得第19屆2013年「建築園冶獎」及「國家建設卓越獎」殊榮,這項工程不僅達成排水防洪基本目標,更創造無限生態環境景觀。近日已邁入102年防汛期,相信寶業滯洪公園將可有效提升該區域防洪能力。

結論

寶業滯洪公園在中央內政部營建署全力挹注經費2.26億元,同時由高雄市政府與內政部營建署共同督導工程施作,並透過不斷溝通協調,向市民朋友分享治水經驗,這才是創造雙贏,成就滯洪池闢建。去年11月工程大抵完工,今年防汛期將可投入防汛工作,大幅改善義華路與澄清路淹水問題。

寶業滯洪公園提供10萬噸滯洪量,且可應付50年一次降雨頻率2小時的極端降雨事件,因此,對於區域疏散避難增加充裕反應時間,此外上游集水區濱山街一帶排水改善工程及澄清湖自來水公司豪大雨時蓄水高程的調控,這一系列的防洪改善工程完成後,將大幅度改善赤山地區長年飽受淹水之苦問題,未來高雄市政府將持續戮力推動。

 寶業滯洪公園讓我們學到施工前溝通協調、施工中逐步減輕淹水問題、及完工後戮力協調水公司調控水位及推動瓶頸段雨水下水道改善工程,使排水改善在大高雄縣市合併後,不再僅是以「點」的策略治水,而是全面性針對水文、流域系統考量下之總合治水策略。

858-8-1   

圖1  淹水區域示意圖  

858-8-2

圖2  滯洪池位置圖(公園(公一)及學校(文小)用地)          

858-8-3

圖3  滯洪池蓄排系統規劃圖  

858-8-4

圖4  與民眾溝通地方說明會          

858-8-5

圖5  「2013陽明春之饗宴」草地音樂會  

858-8-6

圖6  砂包填築當成簡易式閘門          

858-8-7

圖7 100年汛期初步滯洪之臨時導水路配置圖  

 

858-8-8

圖8 100年汛期北池開挖情形         

858-8-9

  圖9 100年防汛期南瑪都颱風來襲北池滯洪情形  

858-8-10

圖10 101年防汛期612豪雨來襲北池滯洪情形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