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左鄰右舍及樓上住戶發出之噪音,會影響居民居住品質,為加強建築隔音的相關規範,強化住家的安寧,內政部於2016年6月7日,以台內營字第1050807000 號令,修正「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防音條文,自同年7月1日施行。新建或增建建築物的分戶牆、分間牆及昇降機道、機房與居室相鄰的牆,均應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46條之規定範圍進行隔音設計,概如下述:

一、寄宿舍、旅館等之臥室、客房,或醫院病房之分間牆。

二、連棟住宅、集合住宅之分戶牆。

三、昇降機道與第一款建築物居室相鄰之分間牆,及與前款建築物居室相鄰之分戶牆。

空氣音隔音構造分類

牆隔音依名稱分為兩類,一類為分間牆之空氣音隔音構造,另一類為分戶牆之空氣音隔音構造。其中依空氣音隔音指標RW區分,又區分為四十五分貝、五十五分貝以及五十分貝三種,分別為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46條之3及第46條之4。為避免浪費篇幅,以下先以分間牆之空氣音隔音構造,作為示範說明。

第46條之3

分間牆之空氣音隔音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一、鋼筋混凝土造或密度在二千三百公斤/立方公尺以上之無筋混凝土造,含粉刷總厚度在十公分以上。

二、紅磚或其他密度在一千六百公斤/立方公尺以上之實心磚造,含粉刷總厚度在十二公分以上。

三、輕型鋼骨架或木構骨架為底,兩面各覆以石膏板、水泥板、纖維水泥板、纖維強化水泥板、木質系水泥板、氧化鎂板或硬質纖維板,其板材總面密度在四十四公斤/平方公尺以上,板材間以密度在六十公斤/立方公尺以上,厚度在七點五公分以上之玻璃棉、岩棉或陶瓷棉填充,且牆總厚度在十公分以上。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空氣音隔音指標RW在四十五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

昇降機道與居室相鄰之分間牆,其空氣音隔音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一、鋼筋混凝土造含粉刷總厚度在二十公分以上。

二、輕型鋼骨架或木構骨架為底,兩面各覆以石膏板、水泥板、纖維水泥板、纖維強化水泥板、木質系水泥板、氧化鎂板或硬質纖維板,其板材總面密度在六十五公斤/平方公尺以上,板材間以密度在六十公斤/立方公尺以上,厚度在十公分以上之玻璃棉、岩棉或陶瓷棉填充,且牆總厚度在十五公分以上。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空氣音隔音指標RW在五十五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

條文分析

分戶牆,基本上其空氣音隔音指標RW至少需為五十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而分間牆,其空氣音隔音指標RW至少需為四十五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即可。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46條之3,基本上分間牆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條列式法規分別為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二部份為性能式法規為第一項第四款。第二項有關昇降機道與居室相鄰之分間牆,也是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條列式法規分別為第二項第一款及第二款,第二部份為性能式法規為第二項第三款。

如果分間牆之空氣音隔音構造,依照條列式法規進行施工,即可認定具有空氣音隔音指標RW在四十五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舉常見紅磚材料而言,紅磚或其他密度在一千六百公斤/立方公尺以上之實心磚造,含粉刷總厚度在十二公分以上或是鋼筋混凝土造或密度在二千三百公斤/立方公尺以上之無筋混凝土造,含粉刷總厚度在十公分以上,以上這些均屬常見之建築物隔音構造。

但是建築物中常使用輕隔間,上述即不受歡迎,所以在第一項第三款,也有列出輕型鋼骨架或木構骨架為底之隔音構造。如果第一項第三款之隔音構造,不受設計者之喜愛,想使用其他之隔音材料時,可以經由試驗、評定及認可之流程,取得第一項第四款內政部認可之空氣音隔音指標RW在四十五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以石膏磚為例,石膏磚之密度約為八百公斤/立方公尺,低於第一項第二款之密度規定,因此不符合條列式規定,需利用第一項第四款取得隔音性能認可(圖1),當然其它輕隔間組合方式也不例外(圖2)。

輕隔間試體於聲響實驗室之組裝過程,如圖3~圖6所示。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46條之3的第二項,是要求昇降機道與居室相鄰之分間牆之隔音性能,昇降機道內設有機械馬達,因此該位置空氣音隔音指標RW當然要求必然較高,需要五十五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如表1所示。

1238-3-1

圖1 白磚隔音牆組合示意圖 (寶富興實業有限公司提供)

 

1238-3-2

圖2 隔音牆組合示意圖 (大倡國際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38-3-3

圖3 骨架組裝 (明道大學聲響實驗室提供)

 

1238-3-4

圖4 岩棉填充 (明道大學聲響實驗室提供)

 

1238-3-5

圖5 隔間牆施作完成 (明道大學聲響實驗室提供)

 

1238-3-6

圖6 儀器架設 (明道大學聲響實驗室提供)

表1 分間牆及分戶牆之空氣音隔音指標

種類

空氣音隔音指標RW

分間牆

RW45   dB

昇降機道與居室相鄰之分間牆

RW55   dB

分戶牆

RW50   dB

昇降機道與居室相鄰之分戶牆

RW55   dB

 

聲音傳播原理

聲音,源於空氣分子的震動,在空間中傳播,謂為聲波。聲波在傳遞時,空氣分子的振動方向和波的傳遞方向是一致的,把這種波也稱為「縱波」。如果無障礙物阻隔,聲波會呈直線傳播,遇到障礙物時,聲波會因而改變方向,當撞到物體表面後會反射、或是遇到窿罅時會散開,稱為繞射。聲波可以穿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而且因為液體及固體的分子排列較為緊密,因此傳遞聲音的速度都比空氣快許多,聲音在水中的速度大約是在空氣中的五倍。另外聲音傳播也受濕氣及氣溫之影響,阻隔聲音傳播最有效之方法,是利用固體阻絕,利用密度高的板材,從空氣傳入的聲波就會被反彈,聲波也因此被阻擋,可以達到空氣音隔音的效果。

由條列式之規定得知,當隔間材料密度越大或是厚度越厚時,即可阻擋聲波的傳遞,與聲音傳播原理相呼應,也因此隔間材料之任何部份應不可有空隙以免造成漏音(圖7),所以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46條之2,有規定「分間牆、分戶牆、樓板或屋頂應為無空隙、無害於隔音之構造。牆壁應自樓板建築至上層樓板或屋頂,且整體構造應相同、或由具同等以上隔音性能之構造組合而成。管線貫穿分間牆、分戶牆或樓板造成空隙時,應於空隙處使用軟質填縫材進行密封填塞。」,如以上所述,在現場施工完後,針對此部位再進行要求,才可以完全阻絕噪音的傳播。

1238-3-7

圖7 石膏磚與管線貫穿處之軟質縫隙填塞 (寶富興實業有限公司提供)

門及窗隔音要求之建議

分間牆及分戶牆既然有要求隔音標準,但是牆開口部常見之門及窗如果沒有要求隔音,那麼徒有牆壁隔音也是不足的,門及窗更是需要具備一定之隔音性能,門縫和窗縫是引起噪音的最大罪魁禍首,就算牆和地板的隔音做的很好,門及窗若一有縫隙便會立刻漏音。雖然目前建築技術規則尚未要求牆壁開口部構件隔音性能,但門及窗之隔音標準現階段,建議可以參考綠建材標章之高性能防音綠建材規定,空氣音隔音指標RW在三十六分貝以上之隔音性能(表2),應該可以達到建築物有較完整之隔音效果。隔音門之門樘施作過程如圖8所示。

表2 高性能防音綠建材評定基準(門及窗)

性能

評定項目

評定基準

試驗法

評定法

隔音

窗、門

RW36   dB

CNS 15160-3、CNS   15316

ISO 140-3、ISO 15186-1

CNS 8465-1

ISO 717-1

 

1238-3-8

圖8 隔音門之門樘施作過程 (明道大學聲響實驗室提供)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