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簡史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有三座有名的教堂,其中最有趣的,首推Temppeliaukion廣場的教堂,因為這是個利用石頭設計的教堂,所以俗稱「岩石教堂」。這教堂源起於1906年,歷經二次競圖比賽,期間因為戰爭而延宕,到1961年,為興建此教堂再舉行第三次的建築設計比賽,這次得獎的是兩兄弟,哥哥叫天母(Timo),弟弟叫屯母(Tuomo),因為經費緊絀,採取簡約的設計。工程始於1968年2月14日,一年多後終於完成,完工至今約40餘年。由於廣場四周住宅林立,居民不願意傳統的高聳的教堂,矗立在門前,遮蔽天際線,因此教堂建物地下化成為此設計案得以出線的原因。

工程概述

1. 基礎工程

本教堂是將一塊凸出路面的大岩體,向下鑽掘,以取得室內空間,因為岩體堅硬,只需在開挖面以水泥砂漿抹平,即可使用,並不需施作基礎。

2. 主體工程

教堂四周以既有岩壁充當教堂的內牆,並無襯砌,保留岩盤原始樣貌,牆體之上以百餘根的斜撐梁,均勻支撐以銅管纏繞而成直徑24公尺的銅管天幕(屋頂採用圓形穹頂設計),斜撐梁間鑲上透明玻璃天窗,作為教堂採光之用,除了出入口以清水模板施築外,未見其他結構工程。教堂壁面未經任何修飾,仍保有原始的岩石,凹凸不平,接近頂部的牆體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

3. 附屬設施

教堂內部極為簡約,除了一、二樓的座椅以外,由入口進入,正前方是祭壇,左側為管風琴,右側為祈福區,類似台灣寺廟點"光明燈"的區域,管風琴與祭壇間有一組音箱,加上稀稀落落的照明燈。除此以外,未見空調設備。

4. 外觀

從外觀看,教堂就像個停在大石裡的飛碟,唯一能看出教堂身份的,是立在門口上方小小的銅製十字架。廣場四周依舊保持原貌。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頂和鐘樓,只有一個直徑20多公尺的淡藍色銅製圓形拱頂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

感想

有人認為台灣有很多穿鑿岩石的技術,例如金門、馬祖有很多這種岩石穿鑿的山洞,花東也有很多這種山洞,裡面也有菩薩神明,而且台灣連雪山隧道都可以開通了,現在眼前這個岩石教堂,好像沒什麼厲害的啦!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筆者認為有下列幾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 此案環境改變最少,但教堂具有的功能大部分都能滿足,現在岩石教堂雖開放參觀,但芬蘭居民平常仍在此做禮拜、進行教會活動、舉行婚禮,且還是音樂會的熱門場所。據統計每年造訪此教堂約55萬人,等同於每日有1500人造訪,以教堂容量約750人計,使用率相當於200%,與我們的蚊子館相較,天壤之別。

2. 此案為節能省碳的代表作,沒有大挖大填,施工難度不高,國人可以勝任。天窗的完美配置,充分利用自然光,耗費能源少。運用人行通道充當通風孔道,考慮微地形及風向,妥善配置出入通道及逃生通道的位置及高度,省掉了機械通風設備。除了避免了機械運轉的噪音,又可省電,更符合教堂寧靜需求。

3. 運用材質的特性,例如岩塊保留孔隙及粗糙面;及設計施工的技巧,例如斜撐梁的長、短、深、扁的配置,避掉了回音干擾。石頭成為天然牆壁,牆壁的高度是5至9米,由地板至最高點則有13米,隔音效果一流,人在其中,一片寧靜,有助於洗滌污穢的心靈,萌生聖潔的念頭。

4. 採用銅管纏繞的天幕,與管風琴形成共鳴。有別於國內的作法,為了音效,設計了大量的吸音及隔音設施,除了增加造價外,並不具什麼特色。

5. 國內經濟面臨瓶頸,公共工程預算大幅縮減,自詡為大地雕刻師的土木技師們,該多思索如何以最少的工程費,創造出最大效益的公共建設,讓外國觀光客會因為要參觀我們的傑出創作而來台灣。

820-2-1

相片1:如果沒有仔細看入口右上方的十字架,外人很難想像這裡是教堂的入口。

820-2-2

相片2:當地音樂家所捐贈的百年管風琴,其與岩石及銅管天幕所產生的特殊共鳴,使得岩石教堂成為各界愛樂者爭相演出的場合。

820-2-3

相片3: 祭壇的位置經過特殊計算,夏季的時間,陽光會透過天窗,直射祭壇上,沒有打閃光燈的情況,已經相當明亮。

820-2-4

相片4:簡單的音箱,配上岩體不規則的粗糙
面,及深扁的斜撐梁,解決了室內空間惱人的
回音問題。

820-2-5

相片5:以銅管纏繞而成的銅管天幕,簡單的建材,纏繞成頗具意涵的天幕。

820-2-6

相片6:教堂面對祭壇全景,極少的照明,沒有空調,但室內空間明亮,通風良好,冬暖夏涼。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