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期 社論-蔡政府留名與否 端視如何落實「前瞻」願景

 

蔡英文總統在去年底對媒體的談話中正式提出:「將採取具前瞻性的積極財政政策,全面擴大基礎建設的投資,包括地方建設,以及下一個世代需要的基礎建設。」行政院也因此積極展開規劃協調,在短短四個月後,向立法院正式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案,期能在本會期得以順利通過。

在這項前瞻基礎建設中,計劃涵蓋著軌道建設、水環境、綠能建設、數位建設、城鄉建設等,五大面向的各項工作。期望用這些計畫所衍生的財務需求,帶動國內全新的巨額投資,啟動整體經濟動能。然而,在這樣短促時間所提出的計畫項目,不僅在國會中引起建設綁樁的質疑,更有可能製造出新一階段的蚊子館...。這些都值得蔡政府在推動這次「前瞻基礎建設」時,需要更小心審慎的進行前置規劃,更負責任的把關國家真正需要的投資。

回顧我國基礎建設的發展歷程,相對於「國建六年」、「挑戰2008」,一直到「愛台12建設」的各項建設口號,在1974年至1979年間所進行的「十大建設」,應該是台灣人民比較有感的重大公共建設計畫。這十大建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總花費估計在台幣2,000至3,000億之間。其中雖也有如蘇澳港此類,在興建完成後,使用效率不彰的案例;但就整體而言,各項交通與工業計劃,咸認對於當時因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不景氣,有效的提升了國內需求,也藉由十大建設中的現代化交通設施與電力提供,強化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只是,我國近年來一方面是政府財政困難,而限縮了資本門的投資空間,另一方面則是民主化興起後,讓資源的配置往往過於注重選票的考量,而忽略了真實長遠需求的投資。對照之下,在1970年代,我國公共投資佔名目GDP的比率為12.8%,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26%。但到2011~2013年時,公共投資佔GDP比率僅剩4.4%,這樣的水準對照國際已屬偏低,再加上投資效率不彰的情況下,致使民眾對於政府的施政努力與決心,逐步無感,甚至灰心失望。

正因為基礎建設的成果,不是短期一蹴可幾,這代人胼手胝足所辛苦的項目,往往都是為了下一代而造,絕非為了當期的滿足。然而,綜觀整個「前瞻建設」,除了「非核家園」有清楚的願景外,其他的不論是軌道、水利等,都亟待進一步地規劃,才能展現出當前施政者,對於廿年、卅年後的台灣,所期盼留下的基礎建設面貌。

此外,這次的建設財務來源需要舉債而得;而未來償付的主體,將是目前正與低薪、高房價以及失業拚搏的年輕世代。如果建設不能符合真正的需求,恐怕為了不知所云的前瞻,又要讓這些年輕世代,來承擔高額的債務,那才是雪上加霜。

因此,本報建議行政部門,充分利用我國專業人才,妥善規劃計畫前置作業,以展現回應人民『望治若渴』的決心。例如基隆輕軌計畫,就請進一步結合土地與都市計畫,用今天政府的投資,可以讓未來的台灣年輕世代,能負擔離台北火車站半小時車程的良好社會住宅。再以治水為例,就請政府考量在多年後,我們可以放心的飲用廚房水龍頭的水,更可以在極低的漏水率上,降低對於新建水庫的需求。這些才是『前瞻』,而這些也才是有理由要國會同意通過,需要目前還在國小、國中就讀的世代,來支付未來債務的『合理法案』。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