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6期 社論-從行政院組織改造 談工程建設組織改革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生活環境危害的控制,統合強化國土建設的完善,以降低大自然災害損失,保障國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但行政院組織改造當中,關於工程建設組織的改革,乏善可陳且有負向發展的趨勢。

行政院組織改造為增強傳統8部的核心職能,將經濟部改設為經濟及能源部、交通部改設為交通及建設部。另因應新興業務需求,新增勞動部、農業部、衛生福利部、環境資源部、文化部、科技部等6部。依照立法院最新審議的結果,未來中央三級行政機關,共計有70個。

此舉工程建設組織架構,不僅毫無治本的思慮,連治標的措施也沒有,難以抗拒天然災害對人類的侵害與威脅。原為增強核心職能的交通及建設部,所隸三級行政機關,與原交通部相同,並無新增三級行政機關,包括環境資源部的水利署與內政部的國土管理署,均應改隸交通及建設部,方能符合工程建設組織改革與效率的一致性。

行政院組織改造,為因應新興業務與專責管理,新增6個二級行政機關,自然會影響內政部原有的職權內容,這也是世界的潮流趨勢。擁有天下第一大部雅號的內政部,在角色定位與職權功能上,其實存在小行政院的特性,是否應順勢轉型分出新的二級行政機關並成功引退,值得吾人深思。畢竟「內政」二字的字義相當廣泛,內容標的眾多,與名稱意義切實的其他13個部,內政部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建請行政院與立法院審酌內政部移民署轉隸外交部;災害防救及消防署轉隸國防部,以整合軍民救災系統,將國防部轉型為國土安全部擴大其核心職能;國土管理署轉隸交通及建設部。

水利署原隸屬經濟部多年,屬於工程建設的一部份,但與國土管理署、交通建設部屬性相近,都是受到人類開發影響明顯的三級行政機關。這與環境資源部隸屬的國家公園署與森林及保育署不同,水利署在屬性上不應隸屬於環境資源部。

誠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述,為因應全球化以及提升國家競爭力等制度性契機,不僅反應國際發展趨勢接軌,同時也是公、私部門間的互動,更是政府與公民社會間的對話。應從整體性的觀點才能完整詮釋工程建設組織改造,達到工程建設組織職能的改造與效能的提升。

總統在百年元旦宣示:「…秉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理念,始終牢記經國先生推動十大建設時講過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為消除工程建設組織法制、運作方式欠缺彈性,難以因應環境快速變遷的缺失,期盼行政院與立法院重視落實工程建設組織改革,也是全國工程界人士最大的願望。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