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鄰國日本接連遭受地震、海嘯以及核電廠危機的衝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傷亡,令人震驚。而經由災情畫面的即時傳遞,不僅激發了世人的無比同情,更再次提醒著,人類在面對大自然反撲下的渺小與薄弱。對台灣而言,究竟該如何準備因應此類的天災地變?尤其是這種又急又快的劇烈氣候,往往僅有極短暫的反應時間,要做出正確的因應對策,對政府、人民都是極大的挑戰。

事實上,除了個人的防災意識的強化外,整個災變因應更需要由政府有效的統合引導。特別是在這次災變中,日本政府與社會所表現出來的高素養反應,已經提供了台灣未來學習的典範。日本長期以來早就開始準備地震與海嘯的來臨,尤其是在公共建設的整備方面,長期的防震設施,雖無法消弭災害的發生,卻有效減輕了災害的程度,台灣若想追上日本的水準,絕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持續的關注推動。但短期而言,卻仍可趁此機會檢視台灣近年來公共建設投資方向,也可讓我們在下一波大自然奇襲之前,枕戈待旦,減少人員與財產的損失。

回顧過去數十年台灣社經環境發展,已由早期農業化轉型工業化並朝服務業邁進,伴隨的就是都市化的集中以及個人財富資產的增加。於是對照早年的八七水災帶來的是農業生產基地的損壞,八八水災則是環境敏感地的聚落摧毀以及觀光設施的破壞。所以,針對社會環境的特性做最完整且長期的規劃,來因應十年或百年一次的災變,實在有其必要性。只是,受到媒體報導的影響,政府施政往往僅能跟著媒體的鏡頭來聚焦,對於長期且根本性的防災施政無法施展,於是我們看到不適合開發的觀光景點的災後重建,取而代之的以回復原貌為重建目標,於是災害一再重演,斷掉的橋樑一再斷掉,撤離的觀光客每次都要撤離,永遠無法有機會面對新階段的挑戰。

因此,趁此機會,朝野上下來重新定位公共建設的災害整備思維實有必要。首先在硬體方面,增加對各項風險的因應準備,面對災變的可能強度增加,大到核電廠小到學校禮堂避難設施的防震設施都需儘速加強,而豪雨降水量屢創新高,更提醒應該提高各項公共設施的防洪標準,這些都需要趁下次災難來臨前及早準備。另外,則是在軟體方面,過去偏重於建設而輕於維護管理的公共建設思維也需大幅調整,應利用演習與學校平日教育來加強使用者的訓練,以建立避難設施進駐與災害疏散的標準步驟程序,如此一定可以在災難來時避免傷亡的發生或擴大。

另外還需考量的則是公共設施服務對象的變遷,由於少子化與都市化的發展,讓許多如學校等公共設施原本的規劃規模早已經呈現出閒置情況,而配合手機通訊的發展,也讓如電信機關等用地可以思考不同的運用模式。至於如何利用公園或廟宇作為緊急避難空間,也需要新的設計與投資,這些項目,都是過去依據公式所推算不及的公共需求,趁此機會也可即時修正,以反應社會環境的變遷。

最後值得關注的,則是財源的籌措與運用,由於人口老化的發展趨勢,已經讓相關的福利支出持續成長,此時資本門的投資一定會受到相當的擠壓,如何在防災上取得政黨人民的共識,願意將資源配置在防災的項目之上,考驗著台灣人民對於災害準備的態度。期望台灣在為鄰國日本祈禱的同時,也能夠「會害怕、所以勇敢」,為也可能發展在台灣的各項天災地變做更萬全的準備。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