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期 社論-建國百年 政府建立社會公平正義典範

再過幾天,台灣就要正式進入建國百年的歷史時刻。回顧過去的歷史,走過動盪的時代,也歷經戰後安定的60年,如何面對全世界環境與經濟嚴苛的考驗,並妥善提出因應之道,將是建國百年的思考重點之ㄧ。

近年來台灣的民主化發展堪稱華人世界的典範,但在此基礎上,政府仍有更重要的事項要去推動與提升。事實上,台灣歷經第2次的政黨輪替以來,在過去2年半的時間當中,雖然政府極力追求經濟環境的改善,開拓台灣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這些成果的呈現應無疑慮。惟除了此些讓國民的生活改善以外,政府當深切省思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

而馬英九總統亦曾經宣示,即使選票轉向也要堅持改革。因為對的事情,有利於人民的政策,就必須堅持;今天不認真去做,明天還是要去面對問題,否則只能後悔當初的猶疑不決。

過去60餘年,政府為發展經濟與促進社會進步,每年編列大量的公共建設經費,累積下來的費用,只能用天量來形容。再仔細反思檢討,投入這麼多的政府預算,所換取的建設成果,是否符合比例一致的預期。環伺國內的公共建設環境,圍標搶標的現象依舊,政商勢力、派系黑道爭奪的亂象未曾間斷。這都是因為政府漠視公共建設的品質保證,視專業為俎上肉,任由非專業搶奪剝食,以至於人民遭受重大天然災害侵襲,承受無限的生命財產損失,社會的公平正義蕩然

早年政府即著手研擬公共工程基本法草案,希望隨著時代進步,更完善的管理公共建設品質。現今於立法院靜候審議的土木工程法草案,即承襲公共工程基本法草案的精神,冀望以專業的監督,確保公共建設的品質安全。發揮專業監督的效能,限制非專業勢力的干預,政府的公共建設方能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過去反對勢力的大旗,一向強調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的理想;相較於執政當局鮮少有社會公平正義的思維,讓人民無法感受到執政者的理想為何?政黨輪替的危機即會再次產生。在民主體制的環境中,執政者往往有向既得利益妥協的環境與傾向,因為既得利益者擁有較多的社會資源能夠影響執政者。但執政者永遠不能忘記國家的發展藍圖將是其政權能否歷史留名的關鍵,而人民的選票將是左右其政權的關鍵力量。

檢視近年的法案,包括災害防救法與地質法等,都是因為重大天然災害因素,迅速通過立法。政黨政治屬於政黨間的競合關係,專業團體與中間選民,檢驗的是政府堅持改革與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理想果實。今天不做,明天還是要面對問題,政黨的輪替事小,人民承受無限的損失事大。建國百年,不僅要掌握黃金十年,更要為百年社會公平正義立下高瞻遠矚。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