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期 社論-立土木法及地質法 方為長治久安之道

北二高崩山事件喚醒了人們對於公共工程的關注,但卻意外讓地質法成為優先推動之法案,惟基於工程專業,要讓公共工程更臻完美,只有同時推動土木工程法立法,才能讓公共工程的設計更嚴謹、公共工程的維護管理有法源依據,以提昇台灣土木工程界的形象。

美麗的福爾摩沙島嶼近年來發生了幾次災難,例如南台灣的莫拉克風災以及強震,而北台灣也於日前發生了國際上罕見的高速公路走山事件,損失了4條人命、也中斷了台北與基隆之間的一條大動脈。災難之後,百姓聞「風(雨)」色變、聞「順向坡」亦如驚弓之鳥,人民是否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土木工程是否能有長治久安的因應策略呢?觀兩千兩百多年以來,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的都江堰工程,一直以造就了天府之國這個存在的事實,告訴著世人肯定的答案。其甚至通過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驗,幾乎無損於它的水利功能。都江堰是典型的人與自然合諧統一的系統工程,以其科學性和人與自然的合諧性享譽全球。

早期台灣的大型土木工程,多標榜著開天闢地的精神,且於竣工後多立有「人定勝天」碑為之紀念,這是有其時代背景上的意義,當時係著眼於激勵士氣、用以開發建設台灣。然多年後陸續遭遇了大自然的反撲,故從今日觀之,人與天爭實在如螳臂擋車般的不自量力。人是應該敬畏老天、順應自然的,大自然運行的法則是無可違逆的。例如在河道範圍內闢設建築物、被沖毀是遲早的事;為了養殖而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遭海水倒灌也應是可以預見的;又如在山坡地不當開發,引起坍損或土石流,也應是可以推論的。然為何類似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呢?歸納言之,主要就是短視,沒有長遠的眼光,圖一時的苟安或利益、而無長治久安之策

台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接之處,兩大板塊的擠壓,促成了台灣的造山運動,山地佔據了台灣整整五分之三的面積,除了綿延起伏,有相當多的斷層,也有相當多的褶皺,加上日益密集的人口,故不得不往山區發展,土木工程不得不去「雕塑」山區,於是「順向坡」成了避無可避、要去面對的自然現象。本報並無法推論或臆測此次國道三號七堵路段師公格山走山的確切成因,但相信辛勤的土木工程人員,包括當時的工程主辦機關、設計及監造單位、施工單位及相關協力廠商,均是兢兢業業本著專業的在執行工作,那為何還會坍滑?恐係尚存有若干盲點吧!

要順老天之勢而為,要透視相關盲點,避免日後有類似的災難發生,就必須要立「新觀點」、創「新思維」,而且治本之道還在於建立其法源依據,是故推動土木工程法、地質法,實乃當務之急。在新的法案及後續的子法中,必須存在與大自然合諧共處的主軸與精神,特別是為大地雕塑的土木工程,什麼情況素顏即可、什麼情況適合淡抹、什麼情況才可以濃妝,要有深入的探討與研究。美麗的福爾摩沙只有一個,工程師要順應她特有的氣質與內涵,與她朝夕共處。目前地質法朝野已有了共識,但地質評估只是工程評估審查項目其中一項,工程興建完成後的維護管理才是確保安全的不二法門;惟有土木工程法才是長治久安的基本大法。本報強烈呼籲:為了台灣的永續經營,為了提供繼起之生命美好的環境,台灣急切需要土木工程法早日頒布。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