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台灣自從高雄市發生嚴重氣爆造成32人死亡事件後,接續爆發食用油回收進口廢油混充事件,台灣民眾頓時陷入不安環境。食安事件中頂新集團最受到全台灣民眾矚目與抵制,頂新集團成為黑心企業代名詞。頂新集團所屬企業也一下成為千夫所指的公司,如味全食品受嚴重抵制造成產品滯銷;101大樓為「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與管理,原由頂新魏家所領銜經營管理,今已由官派主導。

事實上101大樓為BOT案,目前因為民怨引發之經營權實質移轉,是否符合BOT精神值得關注。無獨有偶,台灣高鐵自2007年營運以來風波不斷,因此,同時間交通部也開始規劃對台灣高鐵公司的財務進行「整頓」,進而討論對台灣高鐵國有化的可能。從食油事件導致101易主及台灣高鐵財務重整與可能國營化,當全國在抵制頂新的同時,更值得關注上述作為是否扼殺BOT精神。

頂新原由彰化的油行起家,後赴大陸發展「康師傅」方便麵壯大其企業版圖,而後在馬政府「鮭魚返鄉」政策下,頂新集團藉由TDR(台灣存託憑證)吸取大量台灣菜藍族資金投入不動產的炒作,以槓桿進行成功的財務操作,成功拿下101大樓的經營權、三重土地開發、第四台有線電視公司及買下威寶電訊轉為台灣之星進入電訊產業,但就在企業發展日正當中之際,爆發越南黑心油事件,其經營管理之企業文化與策略令人不可思議。

再論101大樓BOT案,BOT精神在使民間資金投入政府公共建設,以民間經營管理的彈性,使公共資產得有效應用,但此BOT精神卻可能在頂新易主後產生變化,各界應妥善留意。因為官方介入101經營權,其人事安排可能回到不論專業只論目的人事酬庸,最後造成全民反受其害的局面

最近另一個令人矚目的BOT案為台灣高鐵。台灣高鐵自營運以來,以EBITA(稅前與折舊前利潤)而言顯然具有顯著效益,但台灣高鐵有極高的折舊率,即便RC建物一般會計原則折舊50年,但台灣高鐵的資產折舊可能不到28年(35年特許期,7年興建期),以近一倍的速率折舊,將導致在營運階段有瀕臨破產之慮。然政府打算以減資大量稀釋民間持股後增資,再延長特許期,使高鐵「重生」,且回到公營的懷抱。這與101大樓雖有著不同的背景,但似乎都出現類似的官方介入動機。

頂新雖是全民痛恨與唾棄的黑心企業,本報亦贊成政府對其不法從重處分,但要注意政府施政要有一致性與延續性,特別是不要因為單一事件進行政策的不當調整,介入BOT營運階段的作為就須特別謹慎。事實上目前在營運階段的BOT全民仍是獲利的,比如101的租金、與可供酬佣的眾多工作機會等。值此國內兩大BOT風雨飄搖之際,本報也不忘對主事者進行提醒,莫忘BOT的初衷,在無謹慎評估前提下,BOT轉公營有可能會是全民皆輸的選項,並造成政府與民眾無法彌補的困境。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