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傍晚4時51分,台灣歷經最嚴重的斷電危機。肇因於桃園大潭天然氣發電廠的氣管維修作業,因施工不慎斷氣數分鐘,後備轉電力用盡,觸動全台電廠力竭,而致全台大停電。上次嚴重的停電是1999年,因南投電塔倒塌致電網無法送電,純係天災;而這次815事件,則是台灣史上第一次人為因素導致大停電,舉國震驚。

台灣曾是資本活動與工程施作相當活躍的地方,1934年日月潭興建完成時,可說是全球最大的BOT案;而1993年明潭抽蓄發電完工時,曾是全球最大的貯能電廠。那時都知道儲備電力以備用,而今卻常常瀕臨限電危機的恐懼。兩相對照,令人啞然。

2016年南澳洲的颱風,導致電網斷開、或再生能源來不及在天候不佳時供電,而發生大停電。2017年,特斯拉為澳洲建造全球最大鋰電池儲電系統,達129k度電(129,000千瓦小時),以解決這問題。此次台灣815全台大停電後,據說也與特斯拉接觸,想委由渠仿澳洲興建儲電系統模式,以解決電力不足與備轉容量的問題。

815大停電後,林全院長說:「815停電是電網問題...,再多核電廠都不能解決」。一時之間,「用愛發電」變成反對者之反諷語。而2025年台灣要成為非核家園的夢想,並非一定不能實現,但需要新技術、理性與規劃。同時核電是否為萬惡?亦須理性思考,尤其在台灣無核化後,距離最近的核電廠是福建與廣東(來源,2016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渠等興建中與運轉中的核電廠逾25個,設在比台中、台北近的地方,台灣4個核電廠,一比僅屬小巫,這也是要再思考與討論的範疇。

談到新技術,不只是鋰電池儲電系統,電動車亦應納入能源規劃內,尤其是電動機車與電動汽車。台灣都市熱島的效應,來自於以內燃機為主的機動車輛,我們從地底下挖出的原油有六成拿來開車,而這六成中有八成,是以熱的型式散布在大氣,內燃機的效率只有二成,但電動車的效率有七、八成,且沒有什麼溫度。就以忠孝東路的車潮為例,可想像有大量的汽油直接燃燒且排放大汽中,以至於這麼熱,若我們改用電動車,相信熱的現象必能緩和。台灣過去都著眼於設電廠,沒有投資電網,造成電力的浪費,一直沒有人去面對,這次前瞻計劃,應把電力、電網投資列為重點。政府的公共建設,至少要讓水力、電力供應不虞匱乏,否則台灣若是像緬甸一般動輒停電,如何發展產業?

815大停電,林全院長說:「這就是給台電挑戰...」,其時對台灣是個轉機,但何嘗不是給執政團隊一個轉機。非核家園的綠電政策要能具體及落實執行,才不會跟現實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新政府也應重新檢討台電組織及電力供應系統,否則停電危機將無法解除。

至於綠電計劃,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或者是離岸風力發電,都是口號喊得喧天價響,執行力卻弱;像未來天然氣發電會占五成以上,但是燃氣儲槽,接收站建設都有所不足...。政府現應藉815大停電事件,徹底檢討改善,民眾的怨言,亦應深切反省。

815大停電,這種事若發生在國外,很可能有超商被搶空,交通大失控,但台灣在815停電中,卻仍能穩定運作,也是我們能以慶幸之處。面對問題理性看待,善用新技術、徹底檢討改善,如此,才是正常之態,那麼「用愛發電」之反諷,會有逆轉之可能,屆時,「用愛發電」是癡人說夢嗎?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