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管國家財政與貨幣供給的機關為中央銀行,在美國為聯邦準備委員會(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 ),為因應自2008年以來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美國聯準會已透過所謂量化寬鬆方式(QE, Quantitative Easing)大量供給貨幣,量化寬鬆的結果,證明聯準會主席(即央行總裁)柏南克的成功。他任教於MIT麻省理工學院時,專精於研究1929年代美國大蕭條之政經議題,結果證明這位總裁的能力,使美國歷經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後的快速復甦。但量化寬鬆,即大量供應貨幣的行政手段終須結束,全球之經濟莫不與美國關聯,我們也須在量化寬鬆之後期,思考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全球之國家發行貨幣一般須準備等值之商品(比如黃金),以避免國家執政者過度發行貨幣使通貨膨脹。自二次大戰以後,國際約定之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System)即明定美元與黃金的比例(35美金換一盎斯黃金,2013年7月底為1,300美金換一盎斯黃金),各國貨幣與美金的換率。但美金的需求不只用於作為貨幣,亦作為各國的外匯儲備,因此美金之需求自然大於全世界黃金的儲備。1971年尼克森總統撕毀布雷頓協定,自此美國印鈔票不再需要準備黃金,而只受限於美國國會與民意的監管。聯準會,即美國的央行,要增加市場上流通美金的方法有很多,而最近一次大規模且未停止的增加貨幣供給的方式,即為第三次的大量透過購回美國公債,釋出資金至市場上,這是第三次的量貨寬鬆,稱為QE3,自2012年9月開始的QE3未有明確的結束期日,每月購入85億美金的公債,直至美國經濟好轉為止。增加通貨確實使美國快速恢復元氣,但大量購入美國公債,使聯準會債台高築,一旦聯準會停止購債,公債價格必定大跌(供需法則),是故聯準會用大眾的錢買公債大量虧錢,亦受民意攻擊,亦必有終止的一天。

美國QE之際,美元較不強勢,因而台幣在升值的過程中亦使國際熱錢投入台灣的股匯與房市。今終有停止之QE後期,台灣可期待的台幣弱勢或可使外銷與電子等相關產業受惠,但國際資金是否因而離開亦存在風險。台灣面臨的問題在於政府對人民的管制過多且效率過低,使台灣產業活力受打擊且創新不足,失去國際競爭力,國民工作薪資普遍偏低且倒退至數十年前。美國QE退場必定造成台灣經濟情勢的變動,台灣如何利用這經濟情勢的變動創造利基以再造產業革新,為不可錯失的機會,與不得失敗的挑戰。

 以我工程產業為例,證交稅因證所稅開徵前產生的恐慌而短收,導致國家財政惡化而造成公共建設預算刪減。日前行政院院長江院長方才提出保險業之資金,因金管會的限制而無法投入公共建設,使國家經濟日益困頓。QE終止後熱錢離開台灣,此為使保險業投入基礎與公共建設之必要性大增,且台灣基礎建設長久以來仰賴政府採購,效率低且維護成本高。若可全民一心準備以迎QE退場之新經濟情勢,使保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比如以保險業資金投入環島高速公路,建設一條國際級之環保且美麗驚豔之觀光級高速公路,由用路人之通行費回饋至保險業投入之資金,則熱錢離開台灣的空缺可由保險資金補上(除炒高不動產外),各有所償。且工程產業得以升級(促參專案不需以政府採購且不限使用專利工法與材料),亦可解決國民薪資倒退之苦境。

 國際政經情勢充滿變化與挑戰。日本選民於日前以過半席次肯定安倍領導之自民黨,以及他的三支箭。台灣應對日本的復甦與挑戰提高警戒,一如我們應好好把握美國QE退場,再造台灣經濟情勢,全民一心,戳力以赴,必有所成。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