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期 社論-綠化樓宇 創造低碳城市

都會區人口聚集,住宅建築毗鄰相連,阻礙熱氣及污廢氣排放,肇致空氣品質低劣,引發呼吸道感染疾病。為確保國民健康,有必要綠化樓宇,產生抗熱效能,以淨化空氣,創造低碳城市。

台北市已是國際都市,建立低碳城市已刻不容緩,面臨嚴重空污,不容忽視;務必採行綠化,強化市區公共空間綠蔭外,綠化樓宇更不可輕忽。然而,市府竟然蔑視其存在,集合住宅大樓污廢氣隨意排放,公權力怠慢。甚至住宅區煙囪林立,儼如工業區,為都市污染源所在。於是要創造低碳城市,淨化空氣,有必要積極推動樓宇綠化,市民才能感受到空氣品質改善。

社區大樓的熱源,通常來自電梯能源、空調排廢、地泵熱源、室內停車場排熱、烹飪油煙廢氣及落塵等,至今尚無收集管制,任其散發排放,污染環境,空氣品質怎麼會好呢?若能考慮廢污氣透過補集設施、棄除污穢,過濾排出的空氣,皆達排放標準,祈達淨化作用,改善空氣品質。但政府遲遲未有作為,即使已有空污法,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上來,未落實推動執行,致社區空氣品質難能良好,甚至惡劣到豪宅豎立高低的煙囪,排出的污煙,污染市民生活空間,市府卻視若無賭,難怪空氣品質低落,使人日愈憔悴。

台灣罹患肺癌的機率,已嚴重到每千人有23人,這是前台大校長楊泮池、及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等領導研究團隊發現。陳理事長說:不吸菸仍染病,其中與環境風險因子有關。近年空氣污染,樓宇空污確實是染病的嚴重風險因子,危害國人健康頗巨。政府蹉跎的作為,任其污染。談及改善,又無實證事蹟及數據告訴國人,羞見公婆,苟且偷安,空氣品質當然日漸惡化,今已非昔比,居民惟有任憑空污侵蝕,追求健康也難能以運動來彌補,是該自求多福!

氣候變遷是21世紀最嚴峻的挑戰,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煩,寒流、熱浪、颱風、洪水等天災襲擊,無人能置身事外,今年的815大停電記憶猶新。氣候變遷,猶如溫水煮青蛙,遭遇災害,才想改變,為時已晚,況且風潮一過,所有的叫囂、呼籲都煙消雲散。公部門的「急急如令」立刻換臉,改為「急事緩辦」,無限制地容許樓宇豎立煙囪,污煙繼續薰染居民心肺,誰是始作俑者,確實是不可取的環保態度。

本報以為,要降低都市的熱島效應,讓空間變涼爽,節能減碳、綠化是必要手段。北市歷年來強化市區,公共空間綠化,綠蔭頗具成效。然樓宇的綠化,涉及私領域,為免可能有負面衝擊,就必須以理性思維疏導因人性情緒而起的不理性反抗,循序漸進,依法處理,其成敗與否,端視都市首長有無魄力推動。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