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2日因梅姬颱風帶來的東部豪雨,導致蘇花公路 112K~116K路段發生多處坍方或路基流失阻斷交通,有200多名旅客受困或傷亡。「蘇花公路」於日治時期西元1932年通車,為省道台9線其中一段,北起蘇澳,南迄花蓮,全長118公里。這一條已貢獻了78年的老公路,經常發生坍塌或落石,根據紀錄:從1994年至2006年,蘇花公路中斷84次,屢屢造成用路人傷亡;2001年至2006年蘇澳至花蓮市北郊路段發生死亡交通事故133件、142人死亡,38人受傷,蘇花公路的死亡率、肇事率分別為西部高速公路的13倍、16倍。顯然蘇花公路是一條並不安全的道路。

近日政府在強烈的民意壓力下,匆促通過蘇花公路改善工程(簡稱:蘇花改)環評審查,據行政院吳院長的說法: 蘇花改將在今年底之前發包完成準備動工。但蘇花改只是將蘇花公路部份路段改善,改善後仍然為一般的公路,並不能達到高速公路的水準。

為了臺灣東部的發展,也為了國人與國際旅客行的方便,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簡稱:蘇花高)確屬必要。「蘇花高」也就是「國道5號蘇澳-花蓮段計畫」,為行政院於民國79年「改善交通全盤計畫」中,將本計畫列為「環島高速公路網發展計畫」之一環。蘇花高北起蘇澳,南迄花蓮縣吉安鄉,全長86公里,其中包括11座隧道,隧道總長40公里,其中9號隧道長約10.1公里,在台灣僅次於雪山隧道的12.9公里。此外,蘇花高的橋梁也有37公里,全線的隧道、橋樑長度總和為77公里,即佔了蘇花高全長的百分之九十。工程雖然艱鉅,但現今已有許多先進的工程技術足以克服各項困難,工程界有信心可承接此一工程任務,呼籲政府儘速興建蘇花高速公路。

其實蘇花高案早在民國89年即已「通過」環評,92年發包但歷經3年未動工,環保署於97年3月召開「蘇花高速公路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第4次專案小組會議,由環保署副署長、環評委員會副主委張子敬主持。有條件通過其環境差異分析報告,97年4月召開環評「確認會議」時,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景森提出「將蘇花高案退回行政院,交由新政府重做決策」,致使蘇花高工程延宕迄今。

許多專家認為:就相對安全性而言,蘇花高規劃的路線,較近日環評通過的蘇花改更安全,既然蘇花改能通過審查且即將動工,為何不積極推動興建更安全的蘇花高工程?此外,採用橋梁與隧道為主要工法的蘇花高速公路,是符合生態考量的工法,對生態的影響相對最低。更何況,蘇花高是關乎環島高速公路網的政策延續,倘若不能如此,台灣競爭力和公共行政力焉能提升。

或許政府有財政上的限制,目前暫將蘇花高案擱置;但擱置蘇花高案將導致環島高速公路網的完成目標一再延後,並將嚴重折損台灣的競爭力。因此,本報鄭重籲請政府積極推動興建蘇花高速公路。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