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期 社論-從亨氏疑內線交易談台灣技師管理體系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2月13日著名的美國投資者巴菲特與另一間公司將收購全球第一大的蕃茄醬食品公司亨氏(Heinz)的消息揭露,次日亨氏股價上漲 20%(由60元美金每股漲至72元),而這之間美國的選擇權交易所(CBOE)發現單一帳戶大量的異常選擇權交易,單一日獲取利益達180萬美金,聯邦調查局與美國證券管理局開始著手調查,該單一帳戶買入大量選擇權是否涉及內線交易。

美國為金融創新的中心,選擇權商品即在美國發明後,在全球普遍流行,台灣亦存在選擇權市場,但主要為針對股市指數選擇權。選擇權為金融市場避險與投機的工具,2011年歐債危機據聞台北市場即有單一投資人,數日間產生數億虧損的新聞,可見選擇權投機之特質。選擇權之槓桿極高,若看好某一標的可以極少的資金買進「買權」,若最後確實上漲則有數十倍至數百倍的利益。在亨氏被巴菲特收購消息曝光後,亨氏股價大漲,而消息正式公開揭露前,進行選擇權大量「買權」買進的人,經追查為知名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的客戶,高盛稱不知道該客戶為誰,其帳戶資金亦位於瑞士,而瑞士亦無法提供該帳戶之所有人的資料。

這在台灣看似匪疑所思的消息,正打中台灣期待能升級轉型的核心。台灣期能變成區域商業金融中心,但台灣所有的條件離這期待仍然很遠。先從商業銀行高盛拒告知「不知其客戶資訊」開始,美國銀行或券商對個人資料的保護可見一斑,若你要把很多錢交給某券商,你會想選最能保障你的權利,尤其是隱私權的券商。同時若你想置產,你也會想把財產放在最隱祕的地方,而那地方保證不會輕易揭露你的姓名住址。台灣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欠缺保障個人資料的主動基礎,尚停留在使用處理的流程保護階段。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灣,調查局必得以輕易取得該帳戶之資料,而對該內線交易的嫌疑人「繩之以法」,這是台灣的感性與民粹,但這也永遠無法升級成區域或全球的商務中心。這對個人資料的保障不只是商務與金融中心的基礎,也涉及對人權的保障與對人性的尊重,而影響到是否可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與培育更多優質人力。我們看技師的管理即可見台灣不單對一般人格的尊重較不若先進國家,對專業工作從業人員的尊重亦不存在。舉凡工程查驗、驗收、估驗時,請技師「赴現場說明」,此處不針對技師至現場之必要與功能加以討論,而是其對技師到現場的存證方式,要求照片入鏡,包括正面側面,一般入監才會有雷同的需求,反而在無法律的基礎上通行要求營造廠的主任技師要比照辦理。再看開業技師事務所或開業受聘顧問公司的技師,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管理條例要求顧問公司要提報年度「業務報告書」(同法21條),且政府想檢查就檢查(同法22條),若不依規定提出業務報告書,或像高盛或瑞士一樣說「為保護我的客戶我無法提供資料」,政府可處台幣數萬至數十萬的處罰(同法29,32條),而依同法施行細則第13條,顧問公司或事務所對委託人委託的專案名稱與委託人姓名都要求載記,否則就又回到本法第32條處罰數萬元至數十萬元,所以台灣的顧問公司難以承接高度技術與商業祕密的好價錢工作(我國技師多數具極專業技能),因為臺灣的政府不重視商業流程中應有的資料保護。

台灣海峽自2013年開始可以直接匯款人民幣而不需換成美金,台灣振奮期能重拾90年代時的夢想成為亞太金融與商業中心,臺灣應可借鏡亨氏交易過程中的幾點現象,深切了解除非檢視對人性的尊重,人格與隱私的保障,亦對技師與其它專業人士有相對的尊重,台灣才不致邊緣化而成為「真正的區域金融中心」。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