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曆年前的0206花蓮地震,發生迄今已逾二個半月,地震防、救災的新聞報導,已經不再出現在媒體上,台灣人民又回到一個假想的安全家園。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受震災的傷痛記憶逐漸模糊,原先內政部推出的安家固園或老屋健檢等措施,又回到了接近停滯的狀態。

就在今年,台灣高齡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有學者預估,從2019年起,台灣的總人口數將開始遞減,到了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照著日本的套路,台灣未來將會有過多的空屋,因此,除了都市更新、將舊建物拆除重建之外,老舊建物透過補強的手段,進而延長建物的使用壽命,似乎是條必經的道路。

每一次地震發生時,台灣人總是用慘烈的方式去感受地震的威力,過去政府推動幾項耐震評估補強的政策,囿於百變的人性以及僵化的建築法規,私有住宅的耐震補強遲遲無法推行。因此,去年內政部提出「階段性補強」的概念,委託研究單位試擬此計畫的執行細節。目前該計畫,預計將耐震補強概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三階段乃是完整補強,使建物依照用途,補強到現行耐震法規的性能水準,亦即是目前完全無法推動的補強方式。第二階段算是第一階段與第三階段的折衷階段。而政府官員及學者們,認為最有可能被民眾接受的第一階段,則希望將這幾次地震中發現造成傷亡最嚴重的軟弱底層特徵消除掉。

階段性補強的概念立意良善,希望讓民眾可以在完整補強之外,有更多選項。建物採用第一階段補強,分析設計的門檻降低,以提高牆量的作法,減少軟弱底層的嚴重性。補強後之建物,雖無法超過耐震法規要求的耐震能力,但將軟弱底層排除掉,在地震中崩塌的機率大幅降低。惟就力學角度而言,剪力牆或鋼斜撐等補強工法較能大量提昇建物側向強度及勁度,故當以上、下樓層間之柱量比及牆量比作為設計評斷基準時,將可能造成補強工法制式僵化。此外,階段性補強後,若補強之建物在未來某大地震發生而破壞,補強設計者的責任將難以釐清,這些都要多加考量,避免階段性補強與完整補強一樣難以執行。

日本每每在大地震之後,都會進行耐震法規調整,除了重要救災幹道兩側建物,強制辦理耐震評估補強之外,私有住宅亦有階段性補強等措施;但與台灣的階段性補強所不同的是,日本的作法是由設計者提出完整的補強方案,再由民眾依經濟條件,逐年、逐次地進行補強工程,前次與後次的補強工程,並不衝突。

過去每15到20年,台灣會發生一次劇災型的大地震,提醒島上的居民,地牛會再翻身,然而,連續二次的0206地震告訴我們,下一次的大地震不一定會是在15年之後。隨著時間推進,建物亦逐漸老化,耐震能力逐漸降低,居住風險逐漸提高,期盼政府與專家學者能夠真正瞭解法令推行不易的主因,而非再一次災害發生之後,再提出一個災難反射性、但不具可行性的政策,人們需要的是一個真正安全的家。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