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抗爭風起雲湧,萬人躺平台北街頭,政治名人絶食抗議,無形感受、擴散、觸動群眾深層內心的傾動效應,引爆民怨沸騰。馬團隊頂不住風暴,「核四續建」政策崩潰,隨之宣告「立即停工,冷凍封存」,苟且偷安,不敢恭維。抗壓力是執政的魄力,核四之「存」或「廢」已爭議30年,何須遺留下屆再製造爭議呢?

反核團體高舉「廢核」大纛,長期反核抗爭。台灣人民任誰都想免於核災的恐懼,且超過半數(50.6%)贊成廢核。媒體持之塑化「絶食」感動社會,議論邏輯、論述研判、頗值商榷,決策趨向瀕臨履險,猶待化夷。

核四與民意舛馳,命運坎坷,今遭停工封存,是否畫下句點,岌岌可危。核四停工,核一、二、三不延役,台灣到民國110年若無足夠替代能源提供,必然缺電、限電,供電不穩定。經濟產業難以估計的損失,高電價帶動物價上揚,人民生活困難。核四停工,政府責無旁貸,盡速推出替代能源的配套設施,可解燃眉之急。

能源是經濟的原動力,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泡沫化後,歐美經濟慘遭打擊,嚴重損傷。美國於2011年陷入財政懸崖,白宮關門,經濟萎縮,景氣蕭條,美國政府財政倒債崩盤,危在旦夕,險失全球經濟霸主之尊。幸而多年研發的頁岩氣(油)及時商營量產,牽制中東石油興風作浪,穩定市場,啟動經濟復甦引擎,景氣回暖,能源功不可沒。東歐俄國最近能順利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歐盟厲聲經濟制裁俄國,但口責行不動,係因歐盟各國(尤其德國)皆須由俄輸供天然氣,得罪不起,顯然有能源的經濟體系國家為強國。中國大陸是有能源的大陸國家,有水利發電、風力發電、但所佔比率甚低,唯獨產煤豐富是中國的大宗能源,燃煤火力發電廠煙囪林立,茫茫的天空,污穢的空氣,殆害人民健康及國際形象。中共政策改絃易轍,轉向再生能源,著力開發或輸入天然氣及沿海地域廣設核電廠,呈帶狀分佈,改善能源結構。能源是支撐經濟的動能,經濟強國無不竭力開發。

日本與台灣皆是島國,無資源、無能源。福島核災後日本積極尋找核電的替代方案,台灣執政竟罔然於技術人才開發,虛耗30年。如今治國已不易,何貪圖鳳凰高飛?而觀日本默默耕耘數年有成,由JAXA研究機構提一新方案;將太陽能發電平台直接發射到外太空軌道,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JAXA認為此案可在2030年底前實現,屆時會打造一座發電量達1GW(10億瓦)的太陽能商營發電站,發電效率等同一座核電廠,到那時就是廢核之日。未達之前,日本安培首相聲明重啟核電廠,以確保經濟發展,同時與法國聯手研究核安斷絶事故重演,研發替代能源及重建核安信心,齊頭併進,無慮能源短欠,則可啟動經濟發展。

台灣有地熱、風能、太陽能及水力發電,均可供為替代能源的資源,惜比率甚低,台灣的水力發電受限地形與氣侯,僅約佔發電量3%,且已趨飽和,無發展潛力。至於其他三項總共不到1%,比率甚低,何況以現行的技術,發電量難增,斷然「成不了事」。以目前再生能源不到4%的窘境,核四停工,核一、二、三又強制退役,台灣就是「非核家園」。然而缺欠90%以上的電能從何而來?輸入壓縮液化天然氣?其爆炸比核電更危險,由俄經中國配管輸送天然氣到台灣,目前政情恐難行,尤其發電成本昂貴,不符經濟。唯有從中國輸入煤炭。

到2025年若無新技術的商營再生能源發電站取代核電廠,台灣將逾90%的發電量是火力發電,燃煤煙囟高聳林立,茫茫煙霧,污染空氣,彌漫天空,難道要步入中國的後塵。台灣是要「非核家園」,但不要被淪落「多碳家園」的深淵,堪值台灣人思慮。

本文寫於籌辦「全國能源顧問會議」前,望能拋磚引玉。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