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是一個令人難受的日子!話說2010年的10月21日,由於梅姬颱風外圍環流挾帶超大豪雨,造成蘇澳地區降下破紀錄181.5毫米的時雨量,也造成多人受困及遊覽車被崩落土石擊中掉海而引致多人傷亡的憾事,此事件是天災;而,八年後的今年10月21日,臺鐵普悠瑪號列車行進間出軌而引致重大傷亡的事故,除了傷亡震撼人心,傳每日災變的畫面與「爆」點,更令人心靈衝擊。但,澄心而言,普悠瑪號的事故,在你我心中,究竟是天災?人禍?抑或...?

臺鐵普悠瑪號,在人們的心目中,一向是飆風迅捷夢幻安全的代名詞。但1021事件後,有許多未盡熟悉的鐵道專業名詞,諸如ATP、主風泵甚至是軌道線形的曲線半徑、傾斜式列車與傳統式列車彎道的行車速限等,屢屢見諸公開資訊中。甚至每日一爆事故發生原因:包含車輛機械問題的速度控制系統,若是正常,可以讓列車速度控制上限只有時速80公里左右,但出軌當下時速卻高達140公里,因此推論系統已有故障?另外,又提到本事件調度員與列車司機,曾討論列車若沒有動力,但後方另有其他車次列車在後,進而研判:列車在喪失動力時,擔心後面列車,因此雖未趕點,卻也未要求降速。更有甚者,有所謂的知情人士表示:從羅東站後列車會進入高架段路段,在直線段可行駛至時速130公里,卻也容易造成反應時間不足,即使看到速限標誌已入彎道起點,沒太多反應時間因應,事故於焉發生。還有,臺鐵的單人乘務操作模式,同有知情人士表示,列車長無法協助列車司機注意行車管制號誌,在沒有雙人乘務的情況下,司機遇到這種情形,除了列車慢慢開之外,其他只有天知道。一時之間,把搭乘臺鐵普悠瑪號織的美夢變成『噩夢』,寧不哀哉!

其實,前述的問題癥點,涉及許多專業理論與證據收集、調查,以目前揭露許多的資訊看來,多數夾雜了經驗談,由過往的經驗談這次的事故。若憾事的傷亡,從前述的經驗研判或許能提供些許方向,對於確認真正事故原因,仍然有待了解。由於這次是屬於重大死傷事故,涉及相關人員的刑責與賠償,實不宜事證尚未明確前,捕風捉影,使的人心惶惶!

另外就事故發生前的東部鐵路運輸政策而言,從馬政府執行的花東線鐵路瓶頸路段雙軌化、暨全線電氣化計畫在2015年完成。當初的政策效益是將東部鐵路快捷化,藉以提升運輸能量及帶動東部經濟。耗費經費達250億,從花蓮站到知本站間,全線興建雙軌隧道4座、改建橋樑3座外,並將全線166公里進行電氣化,並改善4處瓶頸路段雙軌化與曲線半徑800公尺以下路段。然而,以鐵路實務而言,曲線半徑不足800公尺、或是縱坡度較大的路段,才是應該要正視的關鍵,畢竟曲線半徑偏小或縱坡度較大的路段,對於任何型式的列車都需要降速通行以保安全,何況是普悠瑪號。當然要前述軌道線形的改善,必定面臨用地、民意爭議的極大困難,但從安全的運輸環境而言,仍要繼續的努力。

臺鐵是百年的軌道運輸組織,雖面臨這次的重大事故危機,是危機也是轉機。本報認為除了查明事件原因外,更要藉此從安全運輸環境所必備的人、車、系統等制度,包含老舊脆弱的電車線、會故障的號誌、轉轍器、後勤人力支援等均深入檢討,如此才能找到真正癥結。

打造一個安全無憂的交通運輸,是你、我、政府的共同目標,為東部居民,打造一條安全快速回家的鐵道列車,更是所有人的願望。面對這次的事故震撼,我們希望除了查明原因之外,更要藉由專業,從預防角度來降低風險。而國人更要有消費者付費的觀念,尤其是軌道運輸,沒有合理的收費,那有資源做好安全的乘運服務,『馬要好,要吃草』,那麼臺鐵普悠瑪號,終有一天,才能恢復它『飆風迅捷,夢幻安全』美名!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