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期 社論-嚴防失控的政策體制

完善的制度凝聚民心,國則安;拙劣的制度散失民心,國則亂。沒有任何體制在一開始就是完美的,再完善的制度都有缺漏,再完美的法典都有例外。當上位者在制訂政策時,是否能換位思考,周延思考執行的可行性?經費設備人員訓練是否充足?是否有全面衡量利與弊,並採取配套措施,使『弊』所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近日普悠瑪火車翻車事件,震驚了社會大眾,悲劇發生後,各方檢討撻伐之聲浪不斷,究竟此次責任歸咎於誰,雖需靜待司法調查結果,方可定論。但從三個層面(機務、管理與制度)來探討,亦可稍見端倪:其一,主風泵動力異常和ATP系統的故障(機務);其二,在人員不足且系統狀況不佳的情況下,沒有停駛管制SOP或配套措施,獨讓司機員心忌誤點而一昧加速趕行(管理);其三,在事發後,多數指責聲,包括台鐵本身,不思層層檢討缺失,都把矛頭指向了司機員,讓最基層的司機員,是否因為在不完善的機務與管理下,要獨力完成任務,終究無法堅持乘客安全第一的信念,肇致翻車事故意外,亦要徹底檢討。

據報載,10月21日在台灣發生普悠瑪脫軌事故造成18人喪命慘劇後,日本車輛製造(下稱日車)豐川製造所,11月1日承認「自動列車防護裝置」(ATP)設計有疏失。ATP具有車速超速時停止列車的功能,日車表示「ATP本身沒有問題,是因為設計疏失,配線接續有一部分與設計圖不同,因此向指令所傳達情報的機能失效」。通常車輛完成後,由鐵路公司接收前,會檢查車輛是否按照設計圖建造,但根據日車,TEMU2000型並沒有進行這項檢查。日車負責人表示,在日本無法進行這項檢查,這項工作是交車後由台鐵負責的...。可見台鐵方面是知道交車時配線沒有接好。

從上述的報導,凸顯臺鐵對於建材使用前的相關參數檢驗不夠嚴謹,全然相信國外進口材料的出廠證明,沒有安全把關的良好機制,遑論驗收是如何通過的,這也是國人購買外國貨之通病。因此,這些年來普悠瑪火車馳騁全島,幸未出事,但問原因,『只有天知道』!今後如何更務實、更可行的制訂材料使用前之檢驗規範,則是全民與政府都該正視的問題。

先進國家議定全球嚴格且超標的制度規範,形成全球不公平貿易競爭,也因此觸動了企業造假的動機。台灣極可能將以已開發國家的身份出席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台灣而言是進步是肯定,但反觀自省,台灣真的準備好面對撤掉保護傘和世界競爭,還是政府胸有成竹,早已想好配套措施怎麼讓影響降到最低。德國日本都有大廠因國際競爭,黑心竄改材料數據,以達到法規標準,未來台灣的產品真能面對國際已開發國家的競爭?當政府本身制訂過高的施政期望值,人民該如何達成,又該如何努力在這制度下生存,這才是真正庶民所關心的議題。

本報認為,不切實際且錯誤的政策目標,有如中國的『大躍進』,對整體產業及國家競爭力,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把不可能的任務交給企業承擔,造假事件便會不斷頻傳,國家則停滯不前,希望政府未來在制訂政策,要更符合需要、合乎國情,才能深入民心,更為可行,而非僅僅是華麗的口號,最後演變成失控的政策體制。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