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包含地方政府首長與民意代表,同時進行達十項議題的公投。由於參選人大爆發,除25位直轄市長參選人(有6直轄市)、751位直轄市議員外,含各村(里)長1萬5,040位。然僅有1萬1,047名應選名額,選舉人數(投票人)1,910萬人,當天投票,票很多種,因公投有十案,皆需領票圈選投票,投票很慢,當天表定從早上八點投到下午四點,四點截止,仍大排長龍的選舉人,投到晚上七、八點才投完,而次日凌晨近三點,才完全開完票,都是破紀錄的表現。

本次選舉,投票率6成6。雖略低於四年前大選,但仍充份呈現台灣高度的政治參與度(日本近年均投票率約50%)。而開票結果,更是跌破許多人的眼鏡,執政黨居然雪崩似的潰敗,政治板塊大變動,六都中,台中、高雄居然失守,台南贏的吃力、新北翻盤不成、台北則依然不變...,雖然這種結果,不代表藍營獲勝,卻顯現人民對綠營的厭拒與失望,不啻對綠色執政投下不信任票,值得深深警惕!

檢討這次選舉的結果,追究原因可謂錯綜複雜,外在因素可廣及海峽兩岸關係暨近年來國際形勢的日趨險惡影響;內在因素則內政、教育、司法、勞資關係、年金改革、空污、經濟...,各種面向均有牽扯。當然台灣今日的情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執政者總要面對人民『殷切望治』之壓力,若果政策不明,又缺少溝通;政策不符需求,又不能諮諏眾議,適度調整修改...,這樣的執政團隊,怎能受到百姓的歡迎和信任,於是選舉時,選票就告訴您答案了。而投票當天,中選會的應變能力不足,正是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有司表現。

不過,投票結果雖然是執政黨的潰敗,但不表示在野的勝利,卻是台灣人民的一大勝利。當天那樣冗長的領票、投票與開票,結果是平和無事,圓滿收場。這是台灣人民深深體會自由、民主真諦的表現,值得驕傲。即使在今天如此兩岸的情勢下,闇黑勢力波濤洶湧,此次台灣人民的表現,令人不敢小覷。因此,執政黨如何抓住民意走向,痛定思痛,化阻力為助力,檢討過去,改弦易轍,未嘗不是國家人民之福祉。

對工程界來說,選出的結果不必然是負面的,前瞻計畫仍續行進,即便可能檢討與修正。這次選舉出現的「前人盡非」的效應,將使執政者(不論是誰),更專注在施政與工程的執行上,而非派系與選舉技巧的運作(因證明無用)。以台中市來說,此次敗選的現任市長,四年前上任痛批BRT為「騙局」,且毀「台灣塔」的計畫,四年間投入新計畫,其犖犖大者,如捷運與花博,不敵簡單的「反空污」。但桃園連任的鄭市長,對前任吳市長好的市政賡續辦理,亦獲連任。中國沿海鄰台灣,有二十座核電廠,選後公投決定出來的議決,也將使台灣能源政策,從浪漫變理性,這對工程界也將是正面的發展。

總之,這次大選,台灣呈現良好的高度參與和自治,近二千萬選民,七成參與,近一千四百萬的意志,雖開票開到凌晨,但也一天內,快速呈現出島民的主張。如果說我們下次怎麼做可以做更好,該是如何更加利用ICT的技術,比如人工智慧、區塊鏈或其它科技,讓投票更快速,開票更簡單。無論如何,年底的大選後,展望未來數年,面對國際激烈的變化,期待我們有更好的反應,而我們的民主果實,終將持續。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