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期 社論-「統一挖補」作業 推動路平新思維

道路的通行安全為市民的基本人權,在都市化發展及民生需求下,各管線單位為服務用戶及配合各種建設,實施管線地下化工程。經常性申請挖掘道路,辦理地下管線埋設工程,致使道路挖掘情形頻繁,影響道路交通的流暢,並嚴重降低道路的服務水準及年限,甚至產生國賠事件。臺中市政府建設局「統一挖補」作業的新思維,實為推動路平專案之重要途徑。

監察院於103年4月8日,因各級政府對於路平專案執行成效不彰,要求中央及地方政府皆須檢討改進。茲將監察院調查意見、及應積極改善重點,摘錄如下:1.內政部推動「再生瀝青混凝土使用管理機制檢討報告」評鑑或驗廠機制,委由各機關自行推動,行事顯因循消極。2.國內平均每年核准道路挖掘案件,約9萬餘件,挖掘面積計達822萬平方公尺,平均每5件挖掘案件,即有1件未經事前正式申請。3.公路法及市區道路條例,對違規挖掘之裁罰及回復原狀等規定,未臻一致。4.行政院疏未督促各級道路主管機關,針對路平專案施作道路之篩選、及施工順序,建立客觀認定標準。5.中央各道路主管機關,就路面平整(坦)度之驗收標準不一。6.工程會疏未就「路平專案道路刨鋪併同辦理人孔蓋減量比率」,審慎律定足供各級道路主管機關依循之績效目標值、及其減量比率之計算標準。7.各縣市仍迭有道路工程弊案,遭提起公訴或判決有罪案件。8.據國賠案件及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事故肇因分析,路面人(手)孔蓋,未能與路面齊平、與周圍路面間隙過大、及材質易滑或遇雨致積水,濕滑頻乃,為行車事故之主因。9.國內路平專案推動4年多以來,因道路維護原因,致生國賠案件高達268件,國賠金額約新台幣8千7百萬元,與路平專案實施前相較,未明顯減少,且未就確定國賠案件確實究責與求償。

為有效管控道路挖掘及路面回復品質,臺中市政府力行『執行法規、配套工程及管理系統資訊化的3E』,包含作為管理方式,執行法規(Enforcement),制定「臺中市道路挖掘管理自治條例」暨修訂「臺中市道路管線工程統一挖補作業自治條例」;配套工程(Engineering)方面:推動管線統一挖補工程、管挖後全車道修復制度;管理系統E化方面:推動道路挖掘管理資訊化、建全公共管線資料庫、3D管線檢核、建置24小時路平服務中心。

又,台中市政府為避免道路重覆挖掘,於86年起,推動管線統一挖補工程,由市府代辦管線挖掘及道路復舊施工作業。惟推動至101年,因多次流標,回歸管線單位自行辦理,致重覆挖掘情形造成道路品質低落。之後104年,檢討相關法規面、施工規範及發包策略等,於104年10月26日,恢復原市8區推行統一挖補,106年下半年增加大里區、太平區,並於108年3月1日起增加豐原區、潭子區。

上述臺中市政府針對減少道路重複挖掘,有三項作為:統一挖補、路平後禁挖3年措施、民生案件申挖許可後車道修復。也就是管、挖、埋、配一次到位。由市府承包商統一進場開挖管線、配管,一次施作完成。而目前各縣市多採聯合挖掘,仍需由各管線單位分次開挖,相較於臺中市全國獨一無二的統一挖補,一次性的施工,明顯減少重覆挖掘,有效降低對市民交通衝擊及確實維護道路品質。

總之,道路挖掘乃是一個城市發展過程中必要之「惡」。如何減少挖掘施工衝擊、降低交通衝擊,並提升道路挖掘施工品質、減少施工災害頻率及加強其施工自主管理,臺中市政府已經於去(107)年中旬,辦理相關認證訓練課程,並推動全國獨一無二之「統一挖補」,已減少重覆挖掘次數,更由道路主管機關擔負起道路修復責任,本報認為臺中市政府之成功模式,值得其他縣市之借鏡與學習。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