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政治、氣候及地緣關係等多元,是驅動經濟成長的力量。但最基本驅動力,是強勁的消費市場需求,作為支撐及提升消費力,帶動經濟成長。驅動經濟成長過程中,經濟結構持續改變轉型,推升市場景氣,及國民薪資、收入穩步增高。政府宜採取刺激景氣政策,推出奇正互變經濟轉型,創造具有驅動力的新產業,景氣一步一步趨向榮景。

孫子兵法說:「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執能窮之哉」。商場如戰場,經濟的勢態也不過奇正,奇正互變無窮盡的。觀往知來,經濟放緩是經濟衰退的前兆;美國央行今年可能不再升息,全球經濟逐漸趨緩,故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明年將會陷入衰退,但史威特與他的團隊,認為:「經濟正在放緩,但經濟衰退的風險仍低,憂慮過度了」,顯然目前經濟冬過春來,新葉發芽,適值推行各產業發展。雖然有中美貿易戰,歹戲拖棚,但據市場的訊息,對台灣的地位可能是利多的危機,就是轉機,奇正互變,不可勝窮矣!

美中爭端原定3月底協議定案,拖延至今尚未達成,其爭議非僅限於貿易,尚擴及智慧財產權竊取,強迫企業技術轉讓等議題,協議各有堅持,可能短期依舊難產。去(2018)年中美貿易糾紛,肇致中國經濟萎縮,影響全球經濟趨勢下滑。自貿易戰停歇,適是產業萌芽、成長的好時機。大陸政府明鑑勢之所趨,未雨綢繆,積極驅動投資,推出大量刺激景氣政策,擴大內需。

中國內需經濟,相對於歐美經濟成熟國家,有很大的超成長空間。在這貿易戰偃旗息鼓期間,發展消費市場,創造經濟結構轉型,帶動強勁支撐經濟發展驅動力,以禦再來之風雨。台灣處於中美二大經濟體衝擊的範疇,自然無法跳脫貿易戰風險輪廻的宿命,風吹草動,工商業大起震動。今年全球政經風險可能不少,難避其襲,將抑制出口,這是危機,但也是一個商機與轉機;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於3月18日表示:「今年的內需將成為驅動經濟成長主力,在政府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加速執行前瞻建設計畫下,政府投資成長率可望升至11.96%,遠高於去年的1.82%」,台灣內需經濟,難與中國比擬,影響不了全球經濟的起落,卻是商機,更是台灣經濟轉型,奇正互變的助力。

台灣加工業是基礎產業,墨守成法,欠缺開創。如今全球環境變化快速,新科技趨勢的脈動,若跟不上腳步,必然被衝擊破壞。在這新科技時代,不斷創造具驅動力的產業,掩没落後產業。台灣的「研發」動力,雖然落後,但人才濟濟,惜流落國外,為人作嫁,關鍵的資金及廠商,流出國外,人才留台難能展翅翱翔。

台灣處於中美漩渦中,警惕持穩,適時掌握奇正形勢之變,吸引海外資金回台投資,引進研發機構及人才,建設台灣為全球科技島,提高國民收入所得;運籌帷幄,奇正變革,決勝千里。台灣已停滯很久了,甲子輪轉,千載難逢,已循環到台灣要揚眉吐氣了。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