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08.6.20)行政院正式核定「協助單身青年及鼓勵婚育租金補貼試辦方案」,每月補貼最高5,000元,從今年9月開始申請,以協助單身青年及婚育家庭,減輕租屋負擔。本報樂見政府正視青年成家問題,也支持補貼政策幫年輕人減輕負擔,畢竟台灣少子化的問題,已是國安問題,嚴重侵蝕整體國力,政府此時推動鼓勵措施,正是時機。

青年成家最大的障礙及門檻,在於社會對於成家立業的觀念,過於傳統,普遍認為結婚前最好能買好房子,有房才是對於婚姻最好的保障。此觀念造就台灣房價,長期只漲緩跌的反市場現象,只要社會價值觀不變,在婚姻與經濟自由的理性抉擇下,這種為結婚而成為房奴的昂貴代價,在新世代的抉擇中,或許不婚與同居才是最好的選項。換言之,成家需要房子,房子決定了婚姻,婚姻決定了生育率,生育率,便能改善社會少子化及老年化的問題,政府改善青年成家的問題,正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核心方法之一。

要推動宜居方案,落實居住正義,高房價絕對是元凶。從內政部的調查資料顯示,政府打房多年,房價只是緩跌不漲,購屋對於年輕族群而言,仍像天邊的彩虹,遙遠而不可及。因此,我們需反思,為什麼社會普遍認為最好能買房後再結婚,原因在於租屋時,租金調漲及續約風險無法控制,青年租屋族無論就業工作、小孩上學、生活空間等,都容易因租屋的不穩定性而受到影響。所以社會上有年紀的長輩,多存有再怎麼辛苦都要自己買房的觀念。

但這觀念,於2007年以前房價基期較低時適用,時至今日,這些年的房價飛漲,連高所得族群都無法承擔,遑論一般領普通薪資的民眾。雖然政府近年來,多管齊下興建只租不賣,讓青年成家的社會住宅,推出後口碑俱佳,一屋難求,證明以租代購的青年租屋市場,潛在需求量非常大,顯見改善青年成家問題,確實應從租屋改善方面著手。如何讓青年成家的租屋方式,從短租擴大到長租,從長租中建構穩定的家庭,政府可思考更廣泛的青年需求,推動更全面性的青年社會住宅政策,擴大並改善青年租屋市場,解決青年居住問題。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目前逾八萬新餘屋待售,從2014年高點以來,房地產業供給量未見減少,市場買氣卻相對冷清,造成餘屋量一路攀升,形成餘屋過多,國人卻買不起房住的弔詭情形。房地產業是支撐國內經濟的重要產業,長久如此必將產生另一波危機。因此政府可思考與房地產業結合,共同出資持股並以委托民間經營方式,利用已完工的新餘屋,打造優質、合理、穩定的長期租屋環境,政府與房地產業可利用租金收益,共創雙贏。一方面提供青年租屋需求,另一方面亦可健全房地產業,避免供需不平衡,需房者無房可住,房地產業卻滿手餘屋的窘況。

總之,居住正義問題,牽涉層面甚廣,決非容易落實,政府政策只能往較公平、且對社會多數人有益的方向推動。政府推出鼓勵婚育租金補貼政策,雖立意良善,但政府任何政策推動,都必須建立在穩健的財務基礎上。舉凡社會補貼政策,都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的短期策略,本次租金補貼方案雖佳,但仍非長治久安之策,建議政府未來應擴大青年社會住宅的供給,以租代購讓青年成家外,仍應思考結合民間力量,推動更多的宜居方案,一起創造對年輕人更友善的社會環境才是根本之道。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