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由屏東縣滿州鄉登陸,為過去2年來第一個登陸臺灣本島的颱風,不像其餘颱風都因轉向而減低對臺灣之威脅,因而伴隨之強降雨,乃造成淹水不少的災情。且近年來氣候變遷,極端降雨發生次數頻繁,平時之強降雨,時雨量就超過百毫米,造成各地淹水,似乎已成常態,其降雨強度已經超過工程與非工程的防治手段,因此建構一個韌性且能耐災的城市,實刻不容緩。

韌性,是指一個系統、社區或社會,抵抗、吸收、適應災害造成的影響,並從災害的影響中,及時有效恢復的能力,包括保護並恢復其重要基本結構和功能。為了協助地方政府首長,瞭解自己城市的風險及檢視水韌性能力,經濟部水利署提出了「韌性水城市評估-地方政府首長參考手冊」,來作為建構城市更具水韌性之參考。面對目前氣候急遽變遷,城市除了在進行減災與抗災政策制定、策劃調適行動同時,更需確定自我城市水韌性是否已準備好了。

地方政府除應瞭解自己城市,現有防減災策略不足的問題,進行自我檢討及改進外,應強化水韌性能力的持續提升。且地方政府首長,也要積極藉由各項施政作為,來促進城市水韌性持續成長,讓城市能減少水患的受害程度,使城市受水患時能快速恢復正常,以及從災害中學習,讓城市有更完善的水韌性系統,這也是前瞻基礎建設中,水環境建設非常重要的一環。

又,現今的治水觀念,已非傳統之建造水道,而改為由土地與水道,所共同容納洪水之韌性水城市。至於,良好韌性水城市的評估項目,包括有四項韌性構面:(一)組織韌性:防救災與投入能力為公務部門對災害的適應程度。係在評估地方政府面對水患災害,在平時、災時及災後等過程中,其組織治理在橫向與縱向的韌性政策規劃、災害防救措施準備、災害應變與資源整合等面向的組織韌性(治理)能力、(二)基礎設施韌性:關鍵基礎軟硬體耐災能力,為檢討關鍵基礎設施,在災害後是否能繼續發揮作用。係在評估地方政府,面對水患時,軟體設施、硬體設施與維生系統,維持正常功能之韌性能力。並且檢視城市受災後的復原規劃設計,是否有加入更耐災之要素,以提升水韌性能力、(三)社會韌性:人民對潛勢災害的意識,為建立民眾防災意識的主要因素。係在評估社區、民間團體與民眾,是否瞭解自身災害潛勢及降低脆弱之措施,並藉由社區參與,提升防災意識等方式提升水韌性、(四)經濟韌性:承受風險與復原的經濟能力,為影響城市災後復原速度的主要因素。係在評估地方財政與人民經濟能力,是否足夠面對災後復原重建時所需要之大量資金能力。

藉由上述四項韌性構面之自我評分,乃為地方政府評估城市水韌性,是否已準備好的指標,而如何落實各項構面,讓城市更具水韌性,除了城市水韌性的推動與規劃,需要大家共同來參與外,更重要的是城市領導人的重視,以及整合各地方局、處,與所有相關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來把「城市水韌性」,納入城市的發展計畫與各項施政作為中,才得以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落實執行,以因應臺灣面對氣候異常,導致洪旱威脅之災害衝擊。

綜上所述,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造成強降雨,毋論平時或颱風來臨,次數頻繁且時雨量嚴重超標,已成常態,為防災減災,建構一個韌性且能耐災的城市,為不二法門。故本報建議,地方首長宜儘速依據經濟部水利署之「韌性水城市評估」,自我檢討城市發展策略,以提升高風險地區水韌性能力,同時透過教育民眾,提高自我防災意識,在「短延時、強降雨」時代的來臨時,能彼此共生共容。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