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期 社論-防災需平時由自身做起

時序進入初秋,國中小及各級學校陸續開學,當年造成中台灣損傷慘重的921集集大地震,日子也即將靠近。今年適逢921大地震二十週年,各地均有一系列研討會…

時序進入初秋,國中小及各級學校陸續開學,當年造成中台灣損傷慘重的921集集大地震,日子也即將靠近。今年適逢921大地震二十週年,各地均有一系列研討會,來探討這場世紀大災難,撫今感昔,憾動良深。

回想這場凌晨1:47發生的大地震,全台各地均感受到劇烈搖晃,且時間長達102秒,據統計,此次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除了人員傷亡慘重外,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學校、醫院、公有建築物、電力設備等公共設施亦損毀嚴重,更有大規模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震害之深遠,餘悸猶存。

回顧過去的二十年,為強化台灣地區建築物之耐震能力,政府與研究單位陸續提出許多政策,從早期的公有建築物耐震評估與補強,到後來的高中職及國中小校舍評估補強計畫,目前這二個計畫都還在持續執行中,因執行對象屬公部門,有強制力且有經費挹注,執行成效相當卓著;只是近年較常聽聞的老屋健檢、防災型都更、危老條例、結構快篩、階段性補強、...等,政府雖大力推廣並補助部份費用,但民眾接受度不佳。

若是因為民眾對這些政策因不瞭解,則政府加強宣導或可提高執行率;若是因為政策或配套措施不周全,建議政府可先採小範圍的示範區開始試行,進而蒐集民眾及執行者的意見,並適度鬆綁不適宜或過時的法令,修正後推出接地氣的可行政策。最需擔心的是民眾缺乏危機意識,當民眾都認為建築物已經歷過921的考驗,而不肯務實接受評估及補強建議,早已淡忘台灣是個隨時須接受地震考驗洗禮的島國,那才是台灣子民最大的悲哀。

今年亦是日本311地震八週年,日本某家媒體與東北大學國際災害科學研究所合作,從3月1日至31日進行「第2回全國統一防災模試」,以智慧型手機點按25道與防災知識相關的題目,內容包含地震(10題)、海嘯(2題)、災難發生時避難逃生(4題)及災難發生後復原(9題)等議題,滿分為100分。在前一年的「第1回全國統一防災模試」中,參與試驗人數約65萬人,全國平均分數為54.9分,其中,日本東北區的平均分數略高於平均水準。而今年的第2回全國統一防災模試,全國平均分數為52.3分,顯示日本一般民眾對防災觀念,仍有進步空間。但重要的是,日本這項由民間發起的試驗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災難防救是由民眾自身主動發起,而非災難發生後被動地被救援。其目的無非提醒民眾:地震隨時來襲,不可忽視震害的恐怖。

反觀國內,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除了各級學校中小學生配合辦理地震演習,教導師生蹲下、掩護、穩住等三要領之外,一般民眾的防災教育,卻無人聞問;政府各級單位頂多行禮如儀的發表感言而已。相較於日本,落實防災教育,劍及履及的實施演練,真是天差地遠...!可以想見的台灣,等下一次地震災害發生時,大部份民眾只能眼睜睜接受地震的洗禮,然後各媒體、名嘴、民意代表...,再義憤填膺的咆嘯一番罷了。

二十年過去了,921集集地震的畫面歷歷在目,在這二十年內,公有建築物已大部份完成耐震評估與補強,由近年的0206地震即可看出其成效。試問,假使921地震在二十年後再發生一次,我們準備好了嗎?也許公有建築物不需過度擔心,但數量更多的私有建物,仍需政府與民眾加速準備。除了硬體的改善外,我們的救災程序、救災能力更應與時俱進,更須政府與民眾加強防災意識、提高自我防災行動力,才能減少再一次災難的傷痛。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