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期 社論-正視都會區空氣品質改善的問題

依據衛生福利部107年統計資料,國人連續十年來死亡原因前三名分別為: 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及肺炎,其中惡性腫瘤又以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蟬聯十年癌症死亡原因死亡率第一名,而代表不吸菸的女性族群同樣也是以肺癌的死亡率佔據第一。Nawrot 等學者於2007年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的研究,收集歐洲15個國家PM2.5濃度,探討PM2.5與男性罹患肺癌死亡率相關性,結果發現PM2.5濃度越高的國家,男性肺癌死亡率越高,顯見空氣污染影響國人健康甚為嚴重。

根據環保署資料,台灣PM2.5的主要來自於交通污染源佔36%,其中又以都會區受害最深,境外污染源27%主要是秋冬季節東北季風帶來中國大陸的霧霾,而工業污染(固定污染源)25%,其中因工廠排放的部分與都會區有一定的距離,其餘污染源12%則屬自然界排放。汽機車、卡車及公車所使用的汽油與柴油燃燒時,除了使空氣溫度上升,同時產生氣狀化合物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而粒狀污染物則包含了懸浮微粒。都會區通勤族每日在交通尖峰時段,近距離接觸交通污染源,直接吸入肺部,對健康影響甚大,而汽車駕駛即使透過車內空調循環仍會吸收到少量廢氣。

為回應民意,行政院在106年12月14日,迅速通過「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草案」,並明確訂定指標性政策: 2019年空污紅害日減半、2030年公務車與公車全面電動化、2035年市售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市售汽車全面電動化、環保署和經濟部各負擔一半成本協助汰換工業鍋爐,以及透過優惠貸款、補助等誘因,促使民眾更換大型巴士、貨車等措施。此舉,雖然緩不濟急,但從長遠治理的角度而言,仍屬必要的作為,並有助於將目前境內細懸浮微粒(PM2.5)的來源,進一步有效地加以削減。

推動安靜不產生熱氣與廢氣的電動車已然是世界潮流,然空污法制定時隔兩年後,充電樁仍不如加油站普遍且充電樁車位占用情形仍無法可管,民眾對於電動車外出充電仍有擔憂:依現行使用牌照稅法第六條附表四,電動汽車依馬力級距收取牌照稅,其計算方式不合理且稅額明顯偏高,雖電動汽車目前享有免收使用牌照稅優惠至民國110年,但預期高額的稅額及不確定性,嚴重影響民眾購買電動汽車之意願。

目前電動車價相比傳統燃油車依然偏高,若要提高民眾購買電動汽車之意願,本報以為,政府應儘速修正電動汽車牌照稅之計算方式,可預期的電動車稅額應較燃油車低,以提升電動汽車之佔比,降低空氣污染改善環境。此部分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業已提案,唯目前電動車車主仍屬市場小眾,如何提升民眾購買電動車意願,政府應多多傾聽既有電動車主心聲。

此外,本報認為內氣(室內空氣)可與外氣(戶外空氣)併同思考。譬如使用空氣清淨機,亦是選項之一。市售空氣清淨機有兩種類型,一是以濾網過濾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二是以帶電的負離子聚集空氣中懸浮微粒,使其聚集後減少空氣中的微粒數,並沉降至地面,這與下雨後空氣變得清淨的效果相同,雨滴在沉降過程與空氣碰撞能產生負離子,其吸附作用能使空氣清淨。據了解,台中市環保局在107年7月採購3輛灑水車,分別放在西屯、南屯與豐原,上班日會出動灑水,沿著主要道路前進,目的是抑制揚塵,減少道路上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多少已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台灣地區空污問題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影響台灣子民之健康至鉅,甚且已發展成選戰焦點,而都會區受害最深,更是不容否認。因此,加速改善都會區空氣品質,應該是政府朝野與全體民眾,刻不容緩,需要共同面對與努力的課題。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