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由中國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俗稱武漢肺炎),肆虐已二個多月,根據中國網站對確診病例的最新即時統計,截至2020年2月26日零晨,中國(不含香港、澳門)已達77,663例確診,死亡2,663例,總計全球共80,360例確診、2,707例死亡;台灣則有31例確診,1人死亡。疫情持續延燒,全球各地紛傳淪陷,連義大利鄰近的奧地利、克羅埃西亞,也分別傳出確診案例。

對於與中國大陸距離最近的台灣,外國醫療專家研判,台灣疫情將是世界第二慘;所幸台灣在面對本次武漢所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因有17年前的SARS防疫經驗,政府一開始即立即警覺及迅速建構防疫體制,嚴密檢疫把關。台灣有相當優質的醫療及防疫人員、良好的公衛環境,在疫情發生的初期,中央成立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衛福部長擔任指揮官,彙整各地防疫準備工作、並統一對外說明,讓民眾對於疫情的發展、防疫的準備,獲得了正確的訊息,雖有「口罩之亂」,但政府井然有序的作為,讓民眾不致產生恐慌。加上政府力阻出口防疫重要物資-「口罩」、各級學校延後開學。

政府祭出多項緊急處理措施,雖然某些措施造成民眾不便,但不可諱言,政府與百姓都很努力地對抗此次肺炎。因有SARS的經驗,民眾對於此次疫情也相當嚴謹地看待,從佩戴口罩、隨身準備酒精、減少出入人口密集的場合,民眾人人自危。

眾所周知,對比於疫情,地震、颱風、洪水等是截然不同的災害。以地震為例,地震震害在範圍上是區域性,例如2016年主要災情在台南,而2018年主要災情在花蓮;而疫情則是全國性,在發生時間序上,此可能境外某個國家已有一段時間之疫情後,才開始傳佈到台灣來,因此政府可以預先開始防疫措施。

由本次武漢肺炎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及國人面對不同災難時,有完全不同的應對邏輯。對比於2018年的花蓮地震,發生於2月6日23時50分,中央在2月7日0時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由當時的內政部長擔任指揮官。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7 日 00時25分起陸續通知內政部消防署特種搜救隊、各縣市消防局搜救隊整備出勤。在地震發生的初期,氣象局、國震中心、災防中心、消防局、搜救總隊、國軍部隊等全部馬上動起來。可惜的是,中央對外傳送訊息時,沒有統一時間、地點、對象,致使各單位看似都動起來,但實際狀況是:各個單位在救災現場,才開始互相配合、協調,包含機具調集、人員調動,都是從0開始,在地震剛發生初期,略顯混亂,比諸此次對抗武漢肺炎,政府人民之迅速嚴謹,相差實在太大。

台灣是常震之島,地震是沒有預警的,也許在白天、也許在睡夢中,地震就突然發生了,在發生機率上,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較大的地震;而疫情,則是久久發生一次,像SARS已經是17年前之事。對於防疫,民眾願意花時間排隊購買口罩、佩戴口罩;但卻不見民眾願意申請老屋健檢或耐震評估,更遑論耐震補強及危老屋的重建。民心之所思,實難臆測!然而,政府毋論在防疫或防災方面,思維邏輯應該是相同一致的理念。

此次對抗肺炎疫情,由於台灣有優質醫療及防疫人員,以及良好的公共衞生環境,這些人力及環境資源都是長期培養、訓練出來,才能在嚴峻的挑戰下繼續奮戰。因此,本報以為:對於其它可能發生的天災,政府與民眾也應在平時多做準備。以日本為例,東京都政府要求在救災道路兩側的房屋建築均須進行耐震評估與補強,在時限內未進行補強者,公布其所有權人或使用者,用輿論的力量來達到耐震改修的目的。如同此次政府在防疫工作上,也有些強制手段,方使得疫情得以控制。

總之,從防疫的把關,看防災政策之推動,建議政府,在對抗地震及其它天然災害方面,除平時加以宣導正確防災觀念,也應以防疫同樣的信念,來推動『真正對民眾有利的、對專業人員具可行性』的補強措施及危老屋的重建。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