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108)年底,中國爆發武漢肺炎至今年3月下旬,已漫延至世界各國,各個國家為阻絕肺炎擴散,紛紛祭出封城、鎖國政策,禁止國民非必要不得出入家門、國境。同時禁止大量國民聚會活動,致各大城市街道人煙稀少,如影院、餐廳,門可羅雀,百業蕭條。

但,各大賣場超市却大排長龍,搶購衛生紙及糧食,買不到衛生紙時,就買擦手紙或餐巾紙或濕紙巾。英國就有使用濕紙巾沖馬桶,而讓英國政府每年多付1億英鎊的水費;至於餐巾紙是使用長纖維製造,不易溶解,也常常造成污水下水道的阻塞。

台灣人為什麼搶購衛生紙和糧食?原因是台灣衛生紙的原料紙漿是從國外進口,歐美各國亦同,所以一旦發生國境封鎖,立刻造成恐慌。而,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依據農糧署的統計,米飯與麵食接近各半,而台灣小麥大部份是進口,所以賣場和超市的貨架上,各種包裝米都還有剩,而麵粉製品如泡麵、糕餅類的貨架,則空空如也;因為人民怕不能貨暢其流而有匱乏之虞,才會有搶購的行為。

政府的為政之道,應該讓人民有不虞匱乏的心理,才能避免搶購物資的行為。但,今年2月20日,通過內政部擬具的「國土計畫法」(下稱本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改其中第15條「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擬訂計畫之機關應視實際發展情況,全國國土計畫每十年通盤檢討一次;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每五年通盤檢討一次,並作必要之變更。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適時檢討變更之:」在其中第3項增訂:「四、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 重大建設計畫。」

本案一出,引發外界以「國家重大建設」為名,卻替財團「開大門」、「炒地皮」之疑慮。該法案在立法院第8屆最後一個會期通過時,當時所有人都堅持不能有『開後門條款』,因為過去的區域計畫觀念,都是從人類產業發展為主,國土計畫法的宗旨,則是先去考量自然承載量來決定發展模式,因為這一代的需求,未必是下一代的需求,應該維持自然生態,保留機會給後代永續生存的環境。

又,本法第3條第7款規定,國土功能分區:指基於保育利用及管理之需要,依土地資源特性,所劃分之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一般土地開發,瞄準的都是國土保育地區和農業發展地區,蓋因取得成本低廉,容易獲得暴利,劣跡斑斑可考。

根據2019年11月,「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公布一項全球最新生育率排名,台灣以平均每名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敬陪末座;但如果從國內政府主管部門,所做統計:平均每名婦女僅生下1.06個孩子,「比該網站數據還要低」。已婚尚無子女的上班族,之所以還不想要孩子的首要原因,就是「擔心養不起」,其次是「不想改變現有生活模式」。因此,實在沒有必要大量開發保育區、農業區,興建許多蚊子館、蚊子樓。反不如大量造林,讓衛生紙來源自給自足;或研發小麥生產,讓民眾不需搶購麵粉、泡麵,似乎更有意義。

總之,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帶給全球世界各國人民之浩劫,十足的震撼與恐懼;同時疫情也帶給大家深深的反思:是否人類把地球糟蹋過度了,導致氣候異常、氣候暖化、物種滅絕、瘟疫猖獗...?封城、鎖國政策,減少不必要應酬接觸,人類生活反而趨於純淨健康?甚且,威尼斯的海水清澈、魚鯊出現、平常傷神的大量水中垃圾已然消失?各地搶食物、日常用品,只為了活下去?這些都是帶給全人類思維的課題:或許不應大量異常的開發,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永續生存的環境,才是我們應走的正道。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