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近來洪災不斷,其中三峽大壩更一再傳出可能潰壩的消息,除了安全性屢招質疑,也讓三峽大壩的興建與決策過程,是否有資訊不足或開放討論等議題,再度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三峽大壩,是長江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的水壩。它在發電、防洪及航運方面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附帶引起的移民、環境等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繁雜的各種爭議相伴。

至於三峽大壩從發想到建造,可謂歷史淵遠。最早可追溯至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之《實業計畫》;重慶國民政府時期之1944年,曾主持胡佛大壩、美國墾務局總工程師約翰·L·薩凡奇,曾到長江三峽考察三峽工程可行性,寫成《Yangtze Gorge and Tributary Project》(通稱「薩凡奇計劃」,Savage Plan),後來因國共內戰而中止;1953年初,毛澤東視察三峽時,表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並指定周恩來督辦,因而有三峽大壩工程可行性評估,曾邀請了蘇聯的水利專家參與。

其實,自1950年起,中國有鑒於長江上游水患頻乃,早已威脅到中、下游的居住安全,對於氾濫嚴重的長江問題,勢必要藉由工程手段來解決,已有芻議。1992年時,由中共全國人大代表會議進行表決通過,決議進行三峽大壩興建工程。當時有2,633名參與表決,贊成票1,767票約為出席總票數的三分之二,而此案的贊成率,也是中國全國人大議案中少見的低同意率,可見三峽大壩的興建,在決策過程中,各界的看法不一。

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長2,335公尺,底部寬115公尺,頂部寬40公尺,壩頂高程為185公尺,最大澆築壩高181公尺,正常蓄水位175公尺。該工程有諸多世界之最的記錄,包含水庫可有效控制上游洪水,保護中下游1,500萬人口,為世界防洪效益最顯著之水利工程。因兼有水力發電功能,其年發電量8,000多億千瓦小時,為全球最大。在工程技術上,土方挖填量達1.3億立方公尺,混凝土總澆築量約2,800萬立方公尺,為世界最大之水利工程。當然也由於工程規模大,因此涉及原有居民的移居,超過120萬人。分布在湖北、重慶等20個縣區市,安置過程歷時長達20餘年,為全球水庫移民人數最多的工作。

三峽大壩,雖有許多的世界第一,但該工程的籌建,也有諸多疑慮待解,包含完工蓄水至135公尺後,發現水位落差多達34.7公尺,超過當初規劃的0.4公尺。另外,三峽工程水庫的營運,導致優養化加快;大壩洩洪引起河道劇烈沖刷,使得下游河道水文情勢明顯變化,進而造成湖泊水情與濕地生態明顯調整。

近來更因洪災不斷、與網傳三峽大壩壩體變形衛星影像照片,而對三峽大壩的安全性,多有討論與質疑。雖有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解釋壩體安全與洪汛原因,最終的結果,就只能留待時間來驗證!

在台灣,由於民主制度使然,因此在公共工程建設過程中,有透明的可行性評估程序,以供決策判斷的參酌。但除了以往的工程、生態等具體可見的影響因子之外,以現今的社會氛圍,應在決策評估過程,也應思考無法量化的因子,如徵收時對於既有住民遷移的感受度,以及徵收後可達成的社會公益性。這兩者有其矛盾與零和,因此在決策過程,必是耗時繁冗的!希望諸如三峽大壩的眾多疑慮,在台灣能引以為鑑,事先防範減少爭議發生。

綜上所述,三峽大壩由發想到建造營運使用,歷經國民政府與中共政權,也聘請過美國、蘇聯的各方水利專家參與,過程難謂草率或欠缺溝通,只因此工程重大複雜與影響巨大,決策豈是容易?因此,重大工程不能獨恃『人定勝天』那股勁,就認為十足把握,工程決策終究有一番痛苦的探討、溝通、辯證與取捨。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