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隨經濟起飛後,環境持續改善、生活機能提升,伴隨營建技術的精進,各類建築物的高度及規模亦不斷擴大。人們在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滿足後,各類育樂場所,四處林立,如餐廳、大型賣場、KTV、電影院、展覽會所等,這些私有公用的場所,聚集了大量的民眾,一旦發生火災或震災,傷亡將相當嚴重。

以火災而言,當建築物具有較高樓層數或建物規模較大時,再加上常見的複合式使用用途,當發生火災時,建築物內濃煙擴散迅速,在極短時間內,濃煙密布、高溫灼熱,造成逃生不易及搶救困難。因此,這類場所,除了平常應加強察查落實管理外,更需有足夠的防護措施,來降低這類場所遭遇火警時的傷亡。

至於地震災害而言,同樣在具有樓層數較高或規模較大、複合式用途加上結構系統不佳...等條件下,一旦發生地震時,建築物內結構構件損壞、附屬設施掉落,更有甚者,局部建築物崩塌...,亦將造成極大的損失。因此,若在平時超前佈署,對建築物進行耐震評估及耐震補強,在大地震來襲時,即可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921地震,已經過20個年頭;兩次的0206地震,也又過了數年,當時受震倒塌的建物,早已改建或另做其他用途。政府配合學術界,不斷推出各種獎勵措施或政策,但成效不彰。以早期政府補助建物進行耐震評估及完整補強為例,受補助的案例,屈指可數。後來,營建署及研究單位參考0206地震的震損樣態,提出改善「軟腳蝦」的階段性補強補助措施,從一開始補助上限為220萬元,全台灣同意辦理階段性補強的社區,不超過5個。

為提高民眾申請意願,營建署再於109、110年度,預計補助每年度各250件耐震階段性補強,每件申請案上限金額由220萬元調整為450萬元,且不超過補強費用之45%。此外,若是經「耐震能力初步評估結果危險度總分大於45分者」、「耐震能力詳細評估結果為須補強或重建者」或「經執行機關認定耐震能力具潛在危險疑慮」之建築物,補助比率可由原本之45%提高到85%,大幅減少民眾耐震補強負擔,藉此鼓勵民眾踴躍申請,改善自家建築物之結構安全,提升居住品質。但是,居然沒有使用者肯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因此主管機關的良善措施或政策美意,至今只是紙上談兵罷了,令人扼腕。

今年以來,突然出現的武漢肺炎病毒蔓延至世界各地,至今全球疫情威脅未見緩和,人們引頸企盼著疫苗問世。在國內疫情高峰期時,民眾口罩不離身,隨時自動自發地注意自身安全,因此迄今,台灣的抗疫作戰,可謂績效卓著、舉世聞名,更為世界各國推崇模仿的典範。只要政府登高一呼,全民莫不服從;相較之下,台灣子民面對地震的威脅、或火災的肆虐,居然如此的被動甚至無感,值得有識之士深思。

眾所周知,台灣是地震之島,亦是天然災害風險極高的島嶼,每年都要接受颱風、地震的實際試煉與考驗,未來可能同時出現二種以上的複合式災害,不論火災、震災、水災、旱災等,這些災害都不常發生,但一旦發生,就是在考驗平時的預防工作是否完備,更考驗每個人的緊急應變觀念與能力,甚至人民的生命財產,在一瞬間化為烏有;因此,武漢肺炎與火災、震災、水災、旱災等,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可怕的災難與劫數,大家均避之唯恐不及。

本報以為,如果以抗疫作戰成功為例,反觀這些年來,耐震補強主管機關的良善措施或政策美意,至今只是紙上談兵看來,後者之宣傳與政策接地氣方面,尚待努力之處甚多。抗疫作戰中,每隔幾分鐘就有不同的人士,出面宣導戴口罩與勤洗手;更有不同專家在不同場合作專業解說,衛福部更不斷說明政策...,民眾再冷漠,豈無心動?以此觀之,營建署與學術界,大有可借鏡發揮之處。總之,只有民眾願意正視問題,並願意解決問題,才能在災害來臨前超前佈署、提早預警,平時改善軟硬體設施,才能在未來的各種災害中,減低損害、降低風險、快速復原。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