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延續中美貿易、科技戰的序曲,台商回流投資踴躍,不僅推動一波買地建廠熱潮,連帶老闆、主管、員工的住屋需求,也大幅提升;隨著今年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影響,3月起台灣央行跟進全球降息潮,房貸利率創下歷史新低,使得原本觀望的買屋民眾紛紛進場,房市交易熱絡;此外,考量疫情對國內經濟、社會的長期衝擊,政府機關亦加速辦理公共建設,擴大內需,以提升國內投資動能,發揮穩定經濟的效果。在這一連串事件襲捲之下,大部分產業可以說是應聲倒地,唯有營建業逆風高飛,對景氣看法仍趨於樂觀。

104人力銀行,近期調查國內1,137家企業後,發布2020-2021《薪資福利調查報告》,全體國人平均年薪總額64.1萬元,相較去年僅增加5,000元,微增0.7%;尤以「藍灰領」表現不俗,甚至大勝白領,6種藍灰領職缺,年薪總額高於全體平均,其中營建主管以107.2萬元遙遙領先,FAE工程師79.3萬元、工地主任71.8萬元,營造工程師65.8萬元,分居第2、3、4名。受房市火熱激勵,104人力銀行11月線上工作數,營建相關產業之增幅,更高達41%。

不過,這些漂亮的數字,並非真實呈現產業現況,台灣年輕人,除長年倍感低薪威脅、感受薪資停滯困境之外,隨著企業競爭環境與經營策略的變動,在降低人事成本、提升人力運用彈性化的目標下,勞動派遣、定期契約與部分工時等非典型工作型態,在台灣社會也日漸普遍,使得勞動市場每況愈下,甚至逐步演變成社會對立、貧富對立,以及人才外流的警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低薪是由眾多因素造成的,包括全球化、產業轉型升級效果不彰、產業鏈外移、附加價值率不高、學用落差等。多年來,台灣營建相關產業整體薪資狀態,比起其他產業,多呈低薪勞工增加的現象;儘管各行各業結構性不同,薪資水準各有差異,但受雇者薪水一旦過低,衍生的現象,不只是勞動競爭力削弱,內需市場的單價也會受到影響,在產業必須維持利潤的同時,也就被迫將人事成本壓低,薪水自然無法提高;外傳,台積電將自2021年起,全面對台灣約五萬名受聘員工調整薪資,且調幅達到20%,真羨煞人也!

低薪是台灣營建相關產業長期存在的事實,整體薪資狀態,惡性循環,營建相關產業感受良深,於今為最!我們深知低薪是結構性議題,解決之道沒有捷徑可走。

針對營建相關產業之改造創新,本報曾呼籲應『從根救起』,其作為可從:一、政府積極進行人才培育、延攬及留才等,提升行政效率及投資審議透明度,並進行法規鬆綁、獎勵創新;二、是從教育著手,台灣的內需市場其實很小,無法跟國際接軌就沒有國際行情薪水,因此應該從政策上改善供過於求、學用落差的人才培育現況,讓部分大學退場,提供更專業的技職教育,培養具備全球移動力的人才;三、營造業必須正視產業轉型的重要性,藉由新的產業製造技術及人力運用模式,降低施工現場所需要的人力,以減低勞動成本,提升施工品質與效率;四、善用移工聘僱政策,借助移工提升生產效率。除了放寬進用門檻外,若能修正為非專案申請專用,讓目前較為缺工之模板、泥作、鋼筋...等專業工項廠商,可自行申請,並於所承攬相關案場使用,緩解缺工之問題!然而,招募移工,若能以其具有之專業技術能力,定其薪資,嚴加稽核,分級管理;同時尋找更多的移工輸出國,充實移工的數量,必能協助營建相關產業,在創新轉型過程中一臂之力。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期盼朝野與勞資,必須以務實、專業心態面對,盡早對症下藥,重建良好的營建相關產業環境,利用當今世界的挑戰與契機,乘勢突圍,發達經濟,才能讓台灣從低薪的泥淖中跳脫出來。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