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期 社論-有心的職安,才能杜絕意外的災禍

2021年4月2日,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台鐵北迴線和仁段,發生清水隧道北口的列車脫軌事故,造成慘重災情。然而,2018年普悠瑪列車脫軌事故,殷鑑不遠,社會各界也產生許多疑慮與檢討之音。

各界對於鐵道安全的討論,包括鐵路文化、工程設施、安全管理等層面。其中,在安全監測與預警管理部分,諸如彎曲、陡坡、落石、出入洞口等敏感路段,欠缺鐵道入侵偵測系統與預警機制,且未建置必要的防護或阻絕措施,只能靠駕駛員目視,並在極短時間內對入侵異物採取手動煞車方式,而增加營運安全的風險。

「0402臺鐵408次太魯閣號事故」,造成如此大的慘痛傷亡,引發全民與各界的責難與撻伐。但平心而論,每次職安事故發生後,輿論撻伐、政府道歉、傷患慰問、究責下台、補償撫恤、紀念追思之餘,大家更期盼應就問題的根源,詳細調查及提出妥善的改善措施。其實職安事故的檢討與改善,在於有無用心!

台灣曾受日本殖民統治近五十年,工程建設的職安文化,也借鏡日本學習多年,故就法令規範與硬體建設部分,無論是「職業安全衛生法」、「職業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以及三級品管制度等,我們其實並不輸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但,我們最欠缺的是心態!也就是『出自於內心,自願把工安作好的觀念』;而非僅止於『滿足法令、或法令有要求而不得不作的職安病態』。

職安其實無論工程規模均應同視之,但為何大型工程的職安會比小規模工程更引入注意?都會區工程職安要求會比偏鄉來的嚴格?三級品管有落實的工程,職安相對有保障?顯然,我們的工程職安,在執行的心態上,是有區別的、不正確的,似乎都是因應法令要求、因應檢查而設置或實施,而非發自內心。一個沒有「心」的職安文化,勢必注定了「職災」會緊緊相隨而至,值得政府與國人深思。

日本的職安文化,有一句俗諺:「一個人要養成職安的習慣,需要一輩子時時刻刻的實踐;一旦您忽略了職安,請記得損失一條生命,往往只有一秒鐘」。長遠看來,用『一輩子』來形容職安心態的育成,從小從教育著手,且事不分大、小,人無分政府、團體、個人以及販夫走卒,讓職安成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習慣,職安自然水到渠成。否則,再多的法令規章、制度、查核、嚴懲峻罰等強制作為只能刺激一時,但終究無法長遠的全面建構「有心」的職安社會與環境。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