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期 社論-再談 吸引青年人投入營建產業

從現今的工地中可以發現,大多數技術人員年齡已偏高,鮮少看見年輕人的身影。且大多數本科系畢業生,不願從事工地現場工作,即使資方釋出優渥薪資,年輕人仍然不願意投入營造技術工作,因此人材出現斷層,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上述營建業的窘境,不僅發生在台灣,無獨有偶,就連美國在近10年期間,年輕建築工人的比重也銳減了3成左右,無疑已成國際性的問題。

針對營建業缺工這個問題,未來該如何創造新局?吸引青年人投入,值得營建產業界以及政府部門深思與重視。應急之策,建議可朝以下幾個方向努力與精進,希望能儘快改變現況:

一、政府提供有效的獎勵計畫,協助企業與職校合作及提升產業形象。

年輕人對徒手工作的刻板印象,就是工作環境差、辛苦、社會地位較低等,因而降低投入產業意願。如果政府各相關單位,如勞工局、教育局等能夠通力合作,從學校教育一開始,建立職校合作平台,並補助人力聘用費用,在傳承過程中,善加導引與切磋,灌輸青年學子正確觀念,就能協助翻轉產業形象。此外,透過擴大舉辦體驗實習職涯探索營隊,納入營建業的元素,讓年輕人從學生時代,即能了解相關工作內容,一旦畢業投入營造行業,不再陌生的環境,駕輕就熟,容易投入工作中,勢能緩解離職率,甚至呼朋引伴,把剛畢業的同學一起找來工作,不亦樂乎。

二、有關單位應合理提高工程造價,而營造公司亦能提供較高待遇暨施行培訓計畫,讓員工對營造業之保障有感。

目前,營造業界普遍認為公共工程造價偏低,加上「盲目搶標」,雪上加霜,營造公司長期忍受低造價之工作情境下,絕大部分公司不願意或無力在專業人力資源方面投資,肇致工程師待遇低、工作時間長、責任重、社會地位低等產業形象,影響年輕人投入意願。就連國家公務人員考試,工程人員職系應考者,亦日趨減少,甚至出現缺額。

至於,營建業多屬傳統產業,即便上游提高工程造價,若不在財務管理上做調整,注重員工之待遇與培訓,仍然沿襲老套,只想將利潤納入荷包,除層層分包外,甚至變相把底層工人的薪水壓低,如此如何留住人才?更奢談培養專業技術的電焊工、模板工、泥作工等,那麼要青年人加入團隊一起努力,不啻刻舟求劍,恐怕連老手都走光光。

三、推動系統化、自動化、工業化等新技術工法,導入科技元素智能化,以改變傳產形象。

許多技術性作業,譬如系統化鋼筋工法、鋼筋預組工法、預鑄工法、系統模板工法等,可降低施工勞力並提高施作效率,亦能提升工程品質,讓安全品質更有保障。這些新技術工法,在電腦前就可事先設計規劃好,可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營建業。

此外,傳統模板工被認為是一項耗費勞力、需要靠經驗累計的工作,且年輕人到工地要從接傳料、拔釘子等雜事開始做起,所以很少年輕人願意學做板模工;不過近期有一工地,引進新材料新技術工法,用鋁合金模板取代傳統木模,上工後就能從技術面學起,著重於施工前的規劃配模,不須從雜事做起,因此引起許多年輕人的青睞與興趣,就是一個好的案例。

據說國外開發商針對建築機器人等之研發、製造與應用已有多年,目前30多款機器人已進入工地測試中。這些自動化、機器化研發,讓整個營建產業形象,必能脫胎換骨,別具新氣象,相信這種趨勢亦可鼓勵更多的青年人投入營建產業。

綜上所述,皆屬「加強吸引青年人投入營建產業」之應急方策。本報以為,如何在營建產業組織中建構「專業技術團隊」的權責領域,才是吸引年輕技術人員願意投入與奉獻的根本之道。觀諸當今台灣的營造業,無論規模大小,專業技術人員多屬血汗團隊的一員而已,大部分無法得到老闆的認同重視與重用,亦無法發揮專長,『合則來,不合則去』,成為技術遊牧族中的一員,這是個人的無奈,也是團隊的損失;如此情境,試問營建產業如何傳承?如何永續經營?更甭說改變產業形象、吸收新血了!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