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期 社論-面對天災人禍,政府應慮遠慎微而治

去年無颱造成缺水問題,持續將近一年。今年5月全台多處水庫水位一度降至不到1%;在八月初颱風外圍環流以及西南氣流影響,全台皆有大雨,中南部更是淹水災情頻傳。不論是6月台北市忠孝東路淹水,或是7月高雄市大淹水,政府首長的說法,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強降雨,超過設計的十年防洪及排水標準。但在極端氣候下,未來可能每幾年,就會碰到百年一遇的大雨、大旱,政府應記取這幾次災情的警示,提早投入資源因應。

2009年9月,中研院舉行「氣候變遷、國土保育與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願景」討論會,當時即有學者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全球面臨暖化危機,降雨強度三級跳,台灣以往有三成時間處於乾旱範圍,雖偶會出現豪雨,但有對應方法。只是當時遇到莫拉克颱風太過極端,降雨量全集中南部,導致土石流及大雨重傷南台灣。當時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就指出,台灣『冬春乾旱、夏天大雨』,影響農耕,造成糧食匱乏、蓄水不足,面對『澇旱交替』事實,政府必須重新思索設計水利之政策及工程。

2021年8月,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依照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所發表最新氣候變遷報告,進行台灣氣候變遷評析:臺灣過去110年(1910-2020年),平地年平均氣溫上升約攝氏1.6℃,過去110年臺灣的季節長度變化明顯改變,21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到約120-150天,近年來,冬季更縮短至約20-40天。2060年是您、我可見的三十年之後,意味著極端天災將更頻繁地出現,台灣將無法置身事外。

假使現在沒有更積極地改變,未來所需面對的挑戰將更為艱鉅。從時間複利的觀點來看,假設現在的狀況條件為1,若不做任何改變,三十年後還是1;若從現在每年衰敗1%,三十年後將會變成現況的0.74倍。但若從現在起每年改善1%的話,三十年後將能夠改善1.35倍。又,國內外科研成果顯示,若全球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將能有效遏阻氣候中長期變遷、並降低未來子孫所受負面衝擊。換句話說,在全球暖化趨勢,短期間不容易立即降低的情況下,極端天氣與氣候發生頻率,仍有持續增加的可能;但,台灣若能同步持續強化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即可緩解災害的衝擊。

政府在106年,為前瞻未來臺灣發展需求,因應國內外新產業、新技術、新生活關鍵趨勢,規劃自106年9月至114年8月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編列2,000多億的「水環境預算」;但在接連頻繁發生的『澇旱交替』後,這個計畫常被質疑執行的成效何在?固然您我皆知,基礎建設的成效,並非一蹴可幾,然而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每一年的環境變遷都讓台灣承受不同的挑戰,這些挑戰的輕重緩急,亦隨機改變,防不勝防?譬如大雨過後,地下水位提高,倘若此時發生一場震度較大的地震,地質條件又碰巧吻合,土壤液化就有機會發生,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意外事件!但當人們長期沉溺在安全的假象中,不免容易忽視災害的威脅。

面對天災人禍,建議政府應採取滾動式檢討、更靈活地適時調整方向與項目,讓每一分錢真正用在刀口上。平時,政府則應加廣及加深各種準備,除預設各種可能情境,演練各種防災及救災措施外,同時應投入資源,加廣及加深各種災害預測、及災害防制相關科學研究,並適時教育民眾,各種災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並讓民眾知道如何從自身做起基本的防護措施。資治通鑑所謂:「夫事未有不生於微而成於著。聖人之慮遠,故能謹其微而治之。」;希望政府能學學聖人的遠慮,只要預先準備得宜、超前佈置,就有機會將災害減至最輕、降到最小。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