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期 社論-落實維護管理,達成永續工程目標

吾人熟知的全生命週期管理,顧名思義即是對工程自思案(可行性評估)、規劃、設計、施工、監造、使用,至維護管理等各個階段,皆能考量其整體的成本與效益,列入管理,合理投注最少資源,以達成永續經營發展的長程目標。五、六十年代的台灣,父執輩們胼手胝足的打拚,配合政府推動一系列的國家級基礎建設工程。諸如,十大建設等大興土木,不僅促進產業升級,更創造出舉世聞名的台灣奇蹟;然而,數十年過去了,各項基礎建設暨許多公共設施,不僅已過了設計使用年壽,老化問題逐漸浮現,若能採取適當的延壽對策,即可延長設施服務年限,避免重建消耗資材,發揮節能減碳價值。換句話說,如何有效維護管理,確保公共安全,延長使用年限,已成為近年來之工程顯學。

又,全生命週期每個階段,均影響該工程之品質。工程從業人員本於專業,為人民謀求最安全的建設,以避免發生災難為最高原則,無法避免者,則須於工程設計年限內確保其服務性能在安全界限內。若設計單位未考量維修及營運之後續作法,致使用中之公共設施維護管理不良,嚴重影響使用工程壽命,造成資源浪費,或是營運不良造成閒置公共設施,效益不彰。因此,公共工程除了建設期間的規劃、設計、施工等需有周全的考量外,營運階段的維護、檢修、保養、管理亦舉足輕重,也是確保工程建設永續服務的關鍵所在。

鑑於公共工程全生命週期中,以營運階段之維護管理時間最長,藉由完善嚴謹的維護管理,將可促進國家社會福祉,並確保公眾使用安全。因此,工程會亦於今(110)年5月21日公告說明,公共工程金質獎,增列公共設施維護管理獎,以彰顯政府對維護管理之重視。

回顧民國99年,國道3號基隆七堵段3k+100附近,發生大規模坍方事件,帶出了國道邊坡全生命週期管理與維護不足問題,後續在高速公路局努力下,沿線邊坡採行多項管理維護措施,包含邊坡巡查、監檢測、地錨檢測、安全評估、維護及補強與整治,並建置國道邊坡全生命周期維護管理系統,迄今已大幅提升國道邊坡安全性,成效良好。

另,民國108年南方澳跨港大橋斷橋事件,依據去(109)年11月,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南方澳大橋斷裂重大公路事故」之調查報告,結論指出,鋼索鏽蝕承載7力不足,加上管理不當,又因「...,我國橋梁屬性定位及主管機關相關法規不完整,特殊性橋梁檢測方式及規範指引不完備,且未落實執行,導致該橋於竣工後執行過之7次橋梁檢測,皆為定期目視檢測。且事故前3年個月間,未有任何橋梁檢測作業。」換言之,便是因未能確實辦理定期檢測及維護管理不足,導致此不幸事件的發生。為此,交通部對特殊性橋梁管理機制,由過去授權各局,「可」自訂檢測及養護規定之方式,調整為「應」訂定每座特殊橋之維護管理計畫,相信對橋梁的維護管理必可更上層樓。

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一分預防勝於十分治療)」,我們不樂見國道3號走山、南方澳大橋斷橋等憾事再度重演,更希望政府能澈底改掉「重新建,輕維護營運」的陋習,相信土木公共工程建設,必能更安全與永續使用。

因此,本報呼籲,各機關應全面盤點所屬各類公共設施,且辦理設計時,應一併考量並建立後續之維護管理機制,依規定加強落實各類建設之定期維護管理,並確實編列檢測修繕預算,諸如安全設施檢查、維護、補強等。

總之,以工程全生命週期的落實為核心,將永續發展及節能減碳的考量納入可行性評估、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管理等每一個環節。亦即推動永續公共工程,要落實節能減碳理念;要發展以性能為導向之公共工程;要建構既有公共設施維護管理制度;同時推動公共設施延壽計畫,提高效能與壽命。唯有如此,才能使大眾擁有更優質的生活空間,使產業界擁有更好的國際競爭環境,使國家重大建設成果成為我們子子孫孫的文化資產,達成安全永續的目標,建構安居樂業之環境。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