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期 社論-探「ESG」之奧 談營造業永續經營

疫情的爆發加上近年來極端氣候的影響,「ESG」成為超夯的議題。ESG為3個英文單字取第一個字母的縮寫,分別是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以及Governance公司治理。由聯合國全球契約,於2004年首次提出並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隨著極端氣候的加劇,永續環保意識提升,由世界經濟論壇WEF所發表的《2020全球風險報告》:警告環境風險已經成為目前全球必須面對的主要難題,能源的使用管理自然成了企業首當其衝的課題。

因此,在社會大眾重視的當下,「ESG」的討論熱度,也隨之逐年提升。

ESG是結合以下三個面向:

一、E環境保護Environment:涵蓋氣候風險、天然資源稀缺、污染及廢棄物等主題,以及環境相關投資機會。意旨企業對生態、氣候及環境的保護。

二、S社會責任Social:包括勞工問題及產品責任、資訊安全等風險,以及利益相關者異議。意旨企業對於人權的支持、維持良善的社會關係、員工雇員的薪資福利、客戶/消費者的保障等,能有其能力所及可參與、付出努力的責任。

三、G公司治理Governance:包含董事會素質及成效等公司治理及行為相關議題。意旨公司決策者對於企業的管理經營、風險管理,利害關係人的維護、供應鏈廠商的權益及勞工工作環境、安全等,攸關於公司營運上的大小事項。

ESG通常與「永續投資」一詞混合使用或相互通用。ESG又可以稱為ESG投資、永續投資,是一種對公司營運的標準、評分指標,符合ESG標準的企業能促進永續發展,為環境、社會、經濟帶來正面效益,並且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CSR)。隨著影響企業評價的因素日趨複雜,無形資產的影響力不斷增加。透過ESG指標,可衡量企業管理層所作出影響營運效率及未來策略方向的決策,並提供品牌價值及聲譽等無形資產狀況的觀點。在市場逐漸認同ESG因子與企業長期成長潛力有緊密相關性,近年來,無形資產在大型企業的總資產佔比逐年上升。

以台灣水泥廠龍頭台泥公司為例,台泥公司多年來正透過ESG發展中,所獨創跨產業的示範區「台泥DAKA園區」,來展現台泥循環經濟、生態復育的獨門祕法,以提升轉變台泥之企業形象;至於鋼鐵廠龍頭中鋼公司,在ESG推動上,除積極持續透過製程餘熱回收、生產智能化、提高能源效率及發展各項減碳技術,亦擘畫高爐添加直接還原鐵、高爐噴吹富氫氣體、鋼化聯產及轉爐增用廢鋼等中、長期減碳多元路徑,研發所需技術、布局需求資源,朝低碳生產之精緻鋼廠目標持續邁進。

綜上,企業如能將ESG觀念變成經營的使命,從商業模式裡找到一條新路,利人又利己,不僅公司能獲利並達到永續經營,地球環境也能跟著永續。因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永續投資觀點及數據,納入自身傳統投資流程。主要原因在於認為能夠改善以下幾點:

1.增加產品吸引力:企業投入ESG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可以吸引消費者購買或是讓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

2.提升員工生產力:ESG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CSR),公司福利越好,自然就能有效提升員工的生產力。

3.降低外部風險:企業對於人權的支持、維持良善的社會關係、重視員工雇員的薪資福利、客戶/消費者的保障等,風險就降低。

對於營造建築產業來說,近年來亦有越來越多知名企業,致力於ESG的發展,尤其是更加提升了對於環境保護以及社會責任這兩項的重視。在環境保護方面,積極面對淨零碳排目標,例如選擇具有對地球環境友善的低碳建材、工法、或設備系統等;在社會責任方面,疫情期間許多企業,更是不斷投入協助抗疫的行列,例如協助建置臨時檢疫所等,這些可說都是推動ESG所帶來的效益。

本報以為,新世代的企業,已不能一昧地追求財務報告數字好看漂亮,而不重視環境、能源等社會議題。譬如,除了廢水廢料處理、節約能源等,改善讓社會利益受損的作為之外,更應朝向ESG永續經營,且核心聚焦於「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企業如能財務透明、形象良好,加上營運策略低風險又穩健,就能獲得大眾的支持,更能長久經營下去,亦才能創造永續的地球環境資源。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