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期 社論-在危老重建風潮引領下亟盼塑造幸福安居城市

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前陣子因地震不斷,花蓮、台東接連傳出老舊房屋及橋梁倒塌的新聞,地震帶來的災害,讓人心有餘悸,更是喚起了民眾對居住安全的重視。房屋一旦有安全疑慮,絕對不能安於現狀,必須積極整建維護或重建。

根據營建署日前最新公布「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第8條延長相關稅賦減免稅式支出評估報告」指出:自危老條例在106年5月10日公布施行後,106年核准1件、107年核准64件、108年大幅增加至298件,109年增至812件,累積106年到110年已有1,862件核准,成績斐然,顯示危老重建案件量與日俱增,核准率也屢創新高,預期來年『危老』熱度,將持續發酵、穩定成長。

查,危老條例10%時程獎勵,在前(109)年5月已屆期,取而代之的是時程與規模獎勵之雙軌制。「時程獎勵」,由109年5月11日屆期,延長至114年5月11日止,但獎勵額度逐年遞減,以今(111)年5月12日危老條例將邁入第6年為例,時程獎勵將下修至基準容積4%,後續則為2%、1% ~ 114年5月12日歸零;「規模獎勵」,則是鼓勵危老重建基地整合擴大,俾提供適切公共空間及良好規劃設計。凡合併鄰地達200平方公尺以上者,可得基準容積2%獎勵,每增加100平方公尺再加碼0.5%,但時程加規模獎勵不得超過10%。藉由雙管齊下的獎勵政策,引導民眾與建設業者,在有效期限下,朝著更大面積重建的目標願景,來提出危老建物重建計畫。

又,隨著政府大力推動都更危老,而危老重建對於所有權較為單一的業主,因沒有戶數紛雜的整合問題,故程序快速簡易,自申請到核准取得建築執照及容積獎勵,最快只需要半年的時間,毋需經過冗長繁瑣的都審流程,再加上地價稅、房屋稅等稅捐減免延長等利多政策,更是一帖良藥。依據營建署統計成果,危老建物重建仍以六都為主,約占87%,且多集中在雙北市,其餘除台中市外,每年核准件數都未逾百件,惟各縣市雖多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但似乎成效較差;換句話說,六都因有舊商辦大樓或老觀光飯店,產權單一,程序快速簡易,故而占比很高,其餘縣市則不然,值得注意。

值此全球新冠肺炎肆虐即將落幕,曙光將至之際,本報認為各縣市政府,仍應設法解決困難,持續投入推動都更與危老重建工作,促進營建內需,振興國家經濟,全面提升民眾老屋重建意願,活絡建築營建市場。誠如本報1323期所述,「都更或危老重建作業,前期的住戶整合溝通協調最為艱辛,民眾通常為了爭取自身的權益,與建商多有拉鋸,各方在權利與利益的立場上,較難凝聚共識,以致費神耗時,長期無法達成共識,難以邁出下一步。當某一個案在民眾與建商之間,若長時間毫無進展時,應該修法讓公權力介入。而公權力的介入,也必倚賴技術專業的第三公正單位做後盾。」

本報呼籲,政府應配合媒體與專家學者,協助政策宣導,從防災角度鼓勵民眾把握時效。如對自家建築安全有疑慮者,應先洽專業技師公會,辦理耐震能力初步評估;若評估未達標準,有耐震安全之虞者,則應儘速重建,以改善老舊危險社區居住環境,提升建築物耐震需求,保障自身居住安全。

綜上所述,由於台灣先天處於自然災害高風險區域,不乏地震、颱風等災害侵襲;高齡房屋,又常面臨耐震標準不足、維生管線老舊、消防設施缺乏等問題,一旦地震、火災來襲,嚴重後果不堪想像。我們深知,私有建築物的耐震安全的改善,仍有漫長的路要走。如何在政府政策、廠商利潤及民眾權益等之各面向兼顧,才能凝聚共識,創造多贏的局面。在危老重建的風潮引領下,期待台灣各縣市的建築能重新塑造,融合不同的在地風貌,帶動周圍產業,朝向幸福安居城市邁進。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