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期 社論- 土耳其強震 我們的省思

『2月6日』,真是一個不平靜的日子,台灣近兩次發生嚴重災情的地震都在2月6日,就是2016的美濃地震和2018年的花蓮地震。無獨有偶,今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接壤敘利亞邊境,也發生百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強震。國際新聞上傳來映入國人眼簾的畫面,是一棟棟建築物粉碎倒塌。即使有完好的樓房,也像是孤島一樣,矗立在一片廢墟當中。整個城鎮的網絡遭受毀壞,都市機能形同瓦解,任何人幾乎無法倖免而不被波及,著實令人觸目驚心。

台灣本屬多震之島,土耳其的強震,令遠在台灣的我們十分有感,不僅專業的救援隊立刻出動,民間捐贈善款物資更是遠超預期。實際上,兩國在1999年各自發生的強震,就曾互相伸出援手,已結下不解的震災情緣。看到土國這次一幕幕柔腸寸斷的景象,很多國人都回想起了「1999年的921地震」,也不由得令我們省思:這23年來,我們到底有了什麼改變?同樣的強震,如果今天發生在人口稠密的六都,我們是否能夠避免像土耳其地震一樣的慘況?

首先,就新建的建築物而言,921地震之後,我們重新修訂了耐震設計法規,提高建築物的耐震安全標準。依照法規標準,2000年以後興建的大部分建築物,應可承受6級地震而不倒塌。然而這回的土耳其震災,許多新建物係依照堪比日本防震法規設計興建,卻因實際施工的不確實、偷工減料,以致同樣應聲而倒。反觀部分有確實依照法規施作的樓房、豪華公寓及政府建築物,卻是屹立不搖。施工一向是任何工程容易滋生虞慮的環節,921後,我們雖有加強施工中的勘驗及監督機制,但未來若是面對像這次土耳其的強震,試問能否真正經得起「大震不倒、中震可修」耐震要求的考驗?

其次,就老舊的建築物而言,這次土耳其南部地帶,存有許多屋齡古老的建物,難以承受強震而呈現「鬆餅狀」式的倒塌。多年之前,我們內政部也曾提出令人震驚的預言:「若台北市發生規模6級以上地震,將會有4,000棟以上的建物倒塌!」921後,政府就積極推動「都市更新」,近年又增加了「危老重建」方式,使得許多老舊建物得以重新改建,而有浴火重生的機會。然而,不論是小基地的「危老重建」,或是大多數的「都市更新」案件,規模均不甚大,改建後,遇強震在老舊建物群中,往往像是前述的「孤島」,使得改善安全的功效,僅能見樹而未能見林。

每次的選舉,往往成為競選政見的「防災型都更」,似乎僅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口號而已。尤其,許多中高樓層的老舊集合住宅,因產權複雜,整合不易,如不能將「都更危老」政策的能量,力道集中加諸在此,其因災害將最可能造成大量的死傷,誠令人擔憂。

至於,改善老舊建物安全的途徑,除了「重建」,還有經耐震評估設計後的「補強」,公有建築物在此方面已具成效;近年來,逐漸推行於私有建物,雖有些許進展,但成果仍屬有限。最近,「耐震評估」多半是被用在都更危老的「重建」方面,對照制度之原意,似也有些變了調。

再者,這次土國震災還有一項被廣為檢討的,就是對於『違章建築』,定期提供「建築特赦」,讓未獲得安全證書的建築,只要支付費用就能免除法律責任。我國過往也存在許多既存違建,雖然政府對於新違建,採「即報即拆」的鐵腕政策,但拆除的速度,卻始終趕不上新違建出現的速度,且對於既存的舊違建,難以進行有效率的拆除。違建對房屋結構及公安的影響,非同小可,地方政府絕不能因為主政者的更迭或民代的壓力,而放鬆了管制的力道,更不能「就地合法」!

綜上所論,土耳其世紀大震,讓我們省思:「台灣仍有可能再次經歷如921般的強震,且可能發生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地區」。本報認為,過往老舊房屋公寓的改建更新,固然卓有成效,然而,若不能從更加寬廣的「防災」視角,整體關照都市的安全與機能,則當真正面臨到巨型的災變時,終究將使整個城市陷入癱瘓,不僅過往的努力付之一炬,多數人也將難倖免於災禍。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