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永續發展的高度開發社會

筆者於107年7月16日,向成都高新區規劃國土建設局,論述台灣已進入可永續發展的高度開發社會,內容如下:

我們的一生很幸運地處在進步最快的年代,經歷了五個不連續發展的社會型態:

1.農業社會:人口不成長時,可達到自給自足,是污染可平衡的年代,中國經歴了約5000年。

2.工業社會:依據先進國家智識藍圖,先尋求C/P值高的代工工作,刻意忽略污染及過度開發土地來累積資源財。

3.傳統商業社會:開始重視研發及品牌,誠信可對價的商品,也開始重視環境污染、身體健康及永續發展的V/P值。

4.IT商業社會:以網路加強國際化品牌V/P值的對價商品,重視各地區永續的綠化生活與生產。

5.AI商業社會:網路與智能機械的連接,由研發、生產、運銷、服務,以大數據整合的V/P對價服務產品,追求全球的綠化永續生活與生產。

台灣大約在1970年代蔣經國先生的領導下,由國家主導包含金融、法律、教育及交通等基礎建設,人民努力代工生產C/P值最高的產品,全力衝刺外銷利基,提高全國的GDP,忽略環境的污染。經過35年快速躍進發展,GDP已接近美金$20,000元的已開發國家之列。全然地代工生產模式已失去國際競爭力,必須華麗轉型進入以創新智識、研發與行銷,對多方更高附加價值及綠化的永續產品,溶入國際分工產業鏈中。

台灣目前正在轉型與低成長階段,這是每一個進入已開發社會,但要往高度開發社會的必然修煉過程。修煉成功之後,才有可能邁入以智識、網路、AI的商業化及綠色、永續的高度開發社會。

進入工業社會的關鍵,幾乎皆需由政府主導所有的基礎建設,工廠依藍圖代工生產外銷,將污染及垃圾遺留在當地。進入已開發國家,所有生產資源的成本都會增加,實值利潤持續降低。如果以新的V/P(價值/價格)為衡量標準,原有的SOP生產模式,及以GDP和C/P值為追求目標,就失去了繼續成長的原動力與資源。

商業社會中創造附加價值的項目多如牛毛,實在無法全由萬能的政府完全主導,只能由法律、制度、規範等,建立提綱挈領的原則來引導企業,由業主的個別優勢,選擇在國際產業鏈中找尋、研究最適合自己條件的零件項目,成為彼此打企業戰的合作伙伴關係,此即為B2B2C的模式。

在工業社會中,土木技師約一半受雇在政府組織內工作,另一半則受雇在民間企業服務,皆是執行工程流程的PE工作。但在商業社會,土木技師必須是解決重複性困難問題,使之成為固定解決方案的工程產品工法,經由行銷、授權、驗證等程序,成為該項目的主導者。如此,在國際商業社會才可能是解決特定專業問題的品牌執行者,建立誠信的對價關係,成為統包廠商不可或缺的產業鏈伙伴。例如:地質防災中的某種水災、旱災、滑坡、液化、落石、沖刷等,皆是大自然重複性的災害,政府必須定位為:只是某項問題的安全標準需求的制定、驗證、管理者,不是直接解決問題的負責人。政府必須定出公開誠信商業模式的法律規則及採購制度,最重要的是必須定訂出符合需求功能及有價值效益,並公開由第三方驗證後,具有誠信及價值效益的方法,例如國際的ISO等系統。高度開發社會中的問題,不論是城市智能、生態環境、防災避難、節約資源、土地開發、能源利用,安全、綠色永續的製造,都是無法有一定公式可依循的解決方案,必須利用所屬的專業人員累積的經驗與智慧,訂立共識的解決原則及公開透明的制度,携手共同推動目前的社會進入永續及高度開發型態的社會。

走在相同發展的道路上,未來遭遇到的發展問題,基本上都類似。進入可永續發展的高度開發社會,若方向正確,應是我們認為可達到的願景,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這一代的願景。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