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青旅獨闖巴西里約熱內盧

筆者係77年次,臺北的土木技師,30歲那天辭掉工作,獨自跑去海外、花了30幾萬環球旅行180天。現在分享一段,我在南美洲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故事,希望在疫情下期間,讓大家仍能認識這個世界。

不知道大家心中的里約熱內盧是什麼樣子?可能想到耶穌像、貧民窟與里約嘉年華,我在那邊住了10天,走過不少大街小巷與風景名勝,聽過不少在地故事。

里約熱內盧,也是我第一個進入的南美洲城市,天主教為主的世界。著名的耶穌像高聳在山頭,看著這座城市,在這裡停車場的logo,不是P而是E,藥局真的很多,密度跟台灣的便利商店差不多,很多有免費的體重計可以量體重。

里約熱內盧,號稱南美的紐約,是位於巴西東南角的城市,巴西第二大城,僅次於聖保羅,很多座高山緊臨著海灘,而整座城市,基本上就是建造在山與海灘之間的平地。里約熱內盧本身也是個對比鮮明的城市,身無分文的流浪漢與腰纏萬貫的富翁,並排躺在了科帕卡爾娜海灘上;白種人跟黑種人,可以手牽手,走在現代與古典併陳的街區;美女顏值的平均值,是我走過這麼多國家中最高的,這就是里約熱內盧多元和有趣的地方。

對我來說,最大的衝擊是這裡女生的服裝,巴西里約的女人多是黑種人與白種人混血,不但胸部很大又很愛穿低胸裝。或許是因為太熱了,胸口都是開越大越好,不少女人甚至不太愛穿胸罩。很多衣服設計,根本沒有第一個扣子,而且里約這邊是個海港城,幾個知名的海灘都在地鐵站出口處,所以來到里約這邊,看到不少女生直接穿著比基尼、批著薄紗,就走上地鐵或逛超市。甚至會刻意露出自己身上大片的刺青,為了曬出比基尼痕,還會在身上貼膠帶去曬太陽。

巴西的歷史,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一開始這裡有少數印地安人,葡萄亞人則是大概在1500年代來到這片土地,當初誤打誤撞到南美洲,一開始他們還以為這是大西洋上的一個島,後來才知道,南美洲是個超大塊的新大陸。

由於葡萄牙本國和巴西印第安人都是人口稀少,因此葡萄牙對巴西的殖民,並沒有如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秘魯那樣大開殺戒,大家相安無事。後來葡萄牙人為了開發各個農產品和金銀礦,將大批黑奴帶到巴西。來到里約熱內盧的海港附近,會碰到很多美麗的巴洛克式建築, 這些大樓,不是什麼行政大樓、也不是倉庫,而是黑奴交易的拍賣市場,而留在這裡的白人、海盜和黑奴,不斷地混血,也成為現在所見的巴西人。

到了19世紀末,巴西的軍政府時期發生很多悲劇,像是限制言論自由、行使不法的選舉等等。但最後在1985年,是有像台灣一樣重新回到民主的政體,1988年新憲法確定後,隔年便直選出巴西總統。但因為網路的崛起,出現了不少瘋狂的事情,疫情期間,相關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如果有機會來到里約,會看到山上的有很多灰白色的房子,那是窮人區中,條件最差的貧民窟稱為「favela」,葡萄牙語的棚架區,里約650萬居民中,有大概1/4的人口住在貧民窟區。

在朋友帶領下,我曾參訪里約的貧民窟,我覺得最神奇的地方是:這邊貧民窟區的房子會「自由生長」,居民只要有點錢,就會買空心磚塊,開始砌出新的牆,隔成新的空間,可能前後左右空間不夠會撞到隔壁,就會往上繼續加蓋,或許可以說是一種文化或生活習慣。但我覺得經濟的問題,還是要靠經濟解決,會形成如此混亂、而自由生長的棚架區,土地產權混亂是核心問題,進而可以看出巴西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悲哀。

為了管理社區和消除貧富差距所造成的亂象,也發展出各種在地社區營造方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召喚大家來一起唱歌、跳舞,一個社區幾千人,在一棟超大體育館裡編組,整整一小時,只會放一首森巴舞曲,而這些表演者只需要練這首歌,上千表演者配合拿著特殊樂器的巴西樂儀隊,熱熱鬧鬧地練習。森巴女郎跳舞、老奶奶們穿著白衣跳健康操、森巴初學者圍在外面表演、大會旗在中間穿插等等,人數規模優勢加上華麗服裝和花車,就可以製造出超級驚人的視覺效果。結合非洲移民文化和在地活在當下的傳統,變成我們現在每年都會看到的巴西嘉年華節慶活動,畫面甚是壯觀趣味。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歡迎收音我的Podcast 節目:故事青旅,來聽聽更多旅行者的故事,祝福大家在人生的路上更有勇氣,找回自信。

1250-6-1

巴西里約麵包山

 

1250-6-2

巴西耶穌像

 

1250-6-3

筆者與巴西聖保羅森巴女郎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