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師通常認為設計足夠的溫度鋼筋,就可以因應這種熱應力裂縫,或裂縫寬度在容許範圍內即可,但Mehta教授指出,巨觀可見裂縫是可避免,但微觀裂縫,這些不易察覺及肉眼無法看見的裂縫,絕對較水分子(2.54 nm)來的巨大多了,這才是造成混凝土結構體劣化、毀損、不能永續使用的主因6。Mehta與Malhotra使用高量飛灰混凝土設計巨積混凝土(和結構混凝土),在工作性適宜下,又能滿足設計強度需求,更符合耐久永續性能的需求,是一種相當可行的選擇。

779-7-1

照片1.第一層開始施工5

779-7-2

照片2. 第二層完成進行濕養護5

779-7-3

圖3.第一層混凝土溫度

779-7-4

圖4.第二層混凝土溫度

779-7-5

照片3.加拿大CANMET以高量飛灰製作巨積混凝土試塊(4×4×9 m)5

表2.加拿大CANMET巨積混凝土塊配方設計

Item Quantity
Portland Cement 150 kg/m3
Class F Fly Ash 180 kg/m3
20 mm Aggregate 1020 kg/m3
Fine Aggregate 875 kg/m3
Water 112 kg/m3
Air Entraining Admixture 190 mL/m3
Superplasticizer 5 L/m3
w/cm 0.355(0.349)***
w/c 0.781(0.767)***
w/s 5.2267(5.169) %***
(w/s)v 11.719(11.511) %***

***()表示化學摻料去除固含量後,淨水量與拌合水量合成總用水量。

779-7-6

圖5.加拿大CANMET製作巨積混凝土內部溫度

San Marga Iraivan Temple廟宇混凝土不同齡期強度發展,如圖6.所示,圖中Lower-slab表示第一層混凝土強度發展,在28天時,還不及15 MPa;Upper-slab表示第二層則為17 MPa,早期強度都很低,Mehta教授要求使用水濕養護長達一個月,讓F級飛灰與水泥水化產物CH,在28天之後能有較佳的Pozzolanic reaction,直至91天時,強度都能達到設計強度21 MPa;在一年後,至現場檢視混凝土表面狀況,結果顯示都無目視(熱)裂縫;從此強度會呈現緩慢的成長,由於基礎內水分及在地下結構,水分濕氣供應無虞,從緊密微結構透過緩慢的擴散作用,可以進行持續且非常和緩不間斷的卜作嵐反應7,8,如同羅馬古蹟建築-火山灰及石灰般永續糾纏,這是F級飛灰與水泥產物CH之間的愛恨情仇,結下生生世世永不間斷的不了情;F級飛灰是屬於大器晚成的礦物摻料類型,但必需要給予激勵、呵護,才能穩定成長茁壯。圖6.中標示另一個高量飛灰混凝土Mass found.巨積混凝土的案例,尺寸為4×4×9 m,加拿大CANMET所設計的大底混凝土,可適用於28天,強度為31.5~35 MPa(4500~5000 psi),若設計齡期為91天時,達到42 MPa(6000 psi),可得更為經濟的配方。

779-7-7

圖6.高量飛灰混凝土不同齡期強度發展

五、總結

也許,本文所述San Marga Iraivan Temple基礎工法,對於時下結構工程師與土木工程師而言,這也許是相當不切實際的做法,因為要將工程施工速度變慢,特別加強混凝土澆注後的養護工作,以換取較無暇疵的混凝土強度與結構體,似乎是不夠務實,但設計不當、施工不良、養護不足等等問題,是對結構體最無情的戕害,使結構物不具耐久性,更遑論永續發展性,連這最基本的永續要求都做不到了,如有仗義直言的土木建築工程師們,願意為設計施作的營建結構物留下永續不朽的見證與足跡,本文是一種可行的選擇途徑,而大陸中國工程院混凝土專家吳中偉院士,以及國際最具權威性的混凝土學者P.K.Mehta,力倡綠色混凝土,最終是可達到最基本永續發展的目標。

六、參考文獻:

1.ACI Committee 116, “Cement and Concrete Terminology (ACI 116R-00),”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Farmington Hills, Mich.,2000, 73 pp.
2.ACI Committee 207, “Mass Concrete (ACI 207.1R-05),”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Farmington Hills, Mich., 2005, 42 pp.
3. Portland Cement Association, Design and Control of Concrete Mixtures, 13th Edition, Skokie, Ill., 1988, 212 pp.
4.劉娟紅、宋少民(2011)。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技術與工程應用。中國電力出版社,北京。
5.Malhotra,V.M.,& P.K. Mehta, High-Performance,High Volume Fly Ash, 2nd Ed.,January 2005.
6.Mehta,P.K.,J.M.Montorio,Concrete-Structure,Properties and Materials,Prentice-Hall,2003.
7.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999)。公共工程飛灰混凝土使用手冊,台北。
8.黃兆龍(2007)。卜作嵐混凝土使用手冊。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出版,科技圖書公司總經銷。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