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換底工法特色與防汛期間特殊應變作為

前言

145縣道西螺大橋跨越濁水溪,為連接彰化與雲林間之重要橋梁,於民國41年12月底完工。日據時代昭和12年,西螺大橋開始興建,不料隨後爆發中日戰爭工程中斷,至昭和15年,32座橋墩始告完成,後又發生珍珠港事件,日本急於南道,將興建西螺大橋之材料移建海南島,興建工程再告停擺,過程一波三折,直至台灣光復再度動工,民國41年底完工、42年初正式通車,全長1,937.5公尺,橫跨濁水溪兩岸,僅比當時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略短,贏得「遠東第一長虹」美稱,詳如圖1所示。

788-7-1

圖1 左圖為西螺大橋舊照,右圖為新照

直至民國72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車,中沙大橋開始取代西螺大橋之交通運輸功能,民國81年台一線溪州大橋通車,大多數車輛都改駛寬敞的新橋上,西螺大橋老舊的身影更加孤寂。曾是風華絕代的西螺大橋,紅色的鋼骨烙印在老輩的記憶深處,隨著歲月起起伏伏及遞嬗,破舊的西螺大橋雖垂垂老矣,卻是地方人士的希望所在。在地方人士的帶動下,籌辦西螺大橋相關活動,重新粉彩大橋,盼能引起民眾重視大橋對地方的意義。更進一步陸續舉辦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冀望能能將西螺大橋從實用功能提昇為觀光橋梁,藉由觀光節一屆一屆舉辦下去,重回過去虹橋夕照、遊客流連忘返的風光時刻。另由於受砂石之過量開採及颱風豪雨影響,使得本橋橋址之河床持續下降,沖刷加劇造成橋梁沉箱基礎裸露。民國79年時為考慮橋梁安全,禁止15公噸以上重車通行,目前僅讓小型車通行。

施工順序、工法特色與特殊作為

1.換底工法特色

何謂換底工法,其施工方式就是一般所謂的「托底工法」,主要為了保持原有構造物(如橋梁、排水箱涵等)安全功能及維持現有交通條件下,於現有構造物的主要支撐位置,如橋墩、筏基底部,先採用臨時的支撐,如型鋼千斤頂或基樁等,將現有建物托住,再將原有支撐(橋墩或柱子)抽換或新設置或換位置等,以遂工程其他目的。如為了抽換橋梁柱支撐,或變換支撐位置以避開新建築物等,此種工法建築構造物使用比較多,惟國內用於橋梁經驗,係從民國98年台一線溪洲大橋換底工法開始使用。

西螺大橋換底工法目前已經進入第二期並且即將完工,惟第一期與第二期工法稍有不同,不過都是換底工法,業主為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西螺大橋換底工法施工順序,僅以第二期(北端P10~P12及南端P21~P25共8墩)說明如下:(一)佈設橋面監測系統,(二)施築200cmψ全套管場鑄鋼筋混凝土基樁至設計高程並插入圓形鋼柱, (三)架設安全支撐架,(四)佈設支撐架上之監測系統,(五)替代斜撐桿安裝及架設千斤頂 ,(六)對安全支撐架施預壓,(七)以型鋼止震塊接合固定安全支撐架與襯托鋼架支撐系統,(八)打設鋼板樁,施作基礎開挖擋土措施,(九)基礎開挖至設計高程,(十)施作新基礎,(十一)施作新橋墩, (十二)拆除替代斜桿及安全支撐架,施作完成。詳圖2所示。

788-7-2

圖2 西螺大橋第二期換底工法

2.擋土工法選擇方面

本期工程採用雙層鋼板樁降低單層板樁開挖,減少側向擋土壁變位及露天開挖之危害,相較於前期採用單層鋼版樁設計,其設計殘留風險較低,並可藉由每日擋土支撐系統檢查,再降低或消除施工風險,如圖3所示,兩者工法於工程經費上差異不大。

788-7-3

圖3 本期採用雙層版樁設計與前期單層鋼版樁設計差異

3.支撐架選擇方面

本期採用圓鋼柱型式簡潔,阻水斷面小,施工空間較大,原沉箱敲除作業時不易碰撞,相對較為安全,而一般支撐架桿件多,阻水斷面大,施工空間狹小,進行原沉箱敲除作業時,容易產生碰撞,造成倒榻危害,且施工效率較低,故本期改良第一期之設計缺點,如圖4所示;惟圓形鋼柱必須注意鋼管支撐應力及挫屈計算,施工時必須注意每支圓形鋼管柱接合之扭力值檢驗。

788-7-4

圖4 本期圓鋼柱設計與前期一般支撐架設計差異

4.防汛期間特殊應變作為方面

本工程已面臨汛期(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施工,由於工址位於濁水溪下游,如圖5所示。於防汛期間遇到颱風豪雨,其水位流量將達Q100=24,000cms,100年重現期距計畫洪水位為E.L 29.8m, 將影響施工安全,依據工程會97年7月9日「公共工程工地防減災作業要點」辦理,以及依據勞委會99年11月30日「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6條、第14條、15條及第16條等臨水施工相關規定,專業人員必須進行實施危害調查、評估,設置適當相關之防護設施及救生設備,並應建立作業連絡系統及警戒人員,擬訂緊急應變計畫、通報系統之通報單位及救援單位等,揭示於工務所顯明易見處。依據前揭規定施工單位進行之人員機具撤離等機制,詳圖6所示。

除上述法令基本要求之外,業主及承包商也利用流域管理機制,此有別於一般傳統預警機制,係利用流域上游之雨量站降雨紀錄作為控制基準,達預警功能,如圖7、8所示。例如利用公路總局建置之監視系統電腦視窗畫面、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系統-水位逐時查詢電腦視窗畫面,如圖9、10所示;因本省天氣經常於流域上游降雨量比平地來得大,往往會忽略上游之雨量,無法防患於未然。因此,此一機制可確保施工人員及橋梁安全。

788-7-5
圖五 本工程位於濁水溪下游位置示意圖

788-7-6

圖6 本工程防汛期間人員機具撤離機制
788-7-7

圖7 傳統預警機制及流域管理機制差異圖

788-7-8

圖8 利用流域管理機制達預警功能

788-7-9
圖9 公路總局所建置之監視系統電腦視窗畫面

788-7-10
圖10 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系統-水位逐時
查詢電腦視窗畫面

三、結語

本工程是台灣橋梁工程界獨創的「換底工法」,在維持橋梁上部結構安全情形下,橋基施工不影響橋面通行,可以符合原設計功能及目標;在創新安全設計方面,採用圓鋼柱支撐,可增加施工空間,降低碰撞危害,且利用雙層鋼板樁分層開挖,降低崩塌危害;在減災防災作為方面,採用e化之預警管理,確保施工人員及橋梁通行安全。基此,本工程自開工至今為「零災害」成果,且可如期、如質完工,確保橋梁延壽的預期目標。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