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老祖先的建築智慧-菅蓁夾泥牆

前言

菅蓁又稱芒草、菅芒,學名為五節芒,屬「禾木科」,是臺灣最普遍的本土野草花,生命力特別強,在荒地與河邊等處都可看見(圖1),連高雄月世界那種惡劣地形也都有。在以前物資缺乏的臺灣,菅蓁常被就地取材加工使用在生活各項用品,例如農家常用在田裡的菜瓜、刺瓜的幼苗攀藤及圍籬笆,綑綁成把後,鋪在屋頂用作遮雨,也可將莖帶葉曬乾捆成小捆,用來燒火煮飯煮菜和燒熱水,在《鳳山縣志》中,也有記載早期臺灣人用菅草燒火煮糖,可見菅蓁在臺灣古代社會中,扮演著非常重要角色。

回溯以前臺灣木造民居,常看到以菅芒莖編築的「菅蓁夾泥牆」,使用外牆立面及隔間牆(圖2),主要工法在兩柱間的壁體,使用菅蓁編成骨架,再以麻繩圈綁固定於菅蓁骨架上,完成後再塗上以麻絨、稻穀等材料拌成的壁土(圖3),形式很像英國都鐸式建築(圖4)。菅蓁夾泥牆的構法,有如土木人常使用的鋼筋混凝土牆,構材裡鋼筋與混凝土共構,以達到建築強度,可見當時老祖先已有基本材料力學觀念,因此本文將透過菅蓁夾泥牆施工步驟介紹,讓讀者重溫一下老祖先的建築智慧。

菅蓁夾泥牆施工步驟

1.取直徑須1~1.5cm菅蓁,開水煮沸後放入菅莖,煮約20分鐘,以達殺菌除蟲效果,曬乾待日後使用(圖5及圖6)。

2.使用曬乾後,菅蓁以間隔淨寬3.5cm進行交錯編織(單層雙向配置),並用麻筋繩固定。使用1.5*10 cm之貫木(橫穿板),加強牆體之強度,並與菅蓁用麻筋繩固定(圖7)。

3.將泥漿、稻草及適量的水進行拌合後,即可塗抹於牆面,進行黏土層(底塗)之施作,施作厚度約2~3cm(圖8及圖9)。

4.底塗完成約15天後,將灰漿、河砂、海菜精、少許水泥及適量的水,進行拌合後,即可塗抹於牆面進行(中塗)之施作,施作厚度約1cm(圖10)。

5.待乾燥後,檢查是否有浮起或鬆動及龜裂的現象,確認無誤後,即可進行面層之粉刷,且務必使表面光滑。

6.將已養灰完成的灰漿以鏝刀鏝平,即為表面白灰粉刷之面層粉刷,施作厚度約0.2cm。

7.完成菅蓁夾泥牆(圖11)。

結論

以前臺灣木造民宅中,多以「菅蓁夾泥牆」,做為室內、外區隔與內部隔間牆主要牆體,由於該種牆體結構強度,無法抵抗地震、颱風等水平外力,加上時代的變遷,建築材料日異月新、及建築型式越蓋越高,傳統民居都被堅固耐震的鋼筋水泥建築所取代,因此,目前「菅蓁夾泥牆」,在臺灣僅能在一些古蹟、歷史建物或殘破待修老宅才能看得到。雖然在政府積極推動保存古蹟與歷史建物及老屋整修政策下,使得一部分「菅蓁夾泥牆」能保存下來,但因傳統匠師不易尋找、及老宅所有權人欲拆除重建等因素,造成該項技術面臨消失的命運。所幸近幾年來,經過民間各土木建築等專業人士、及學校單位,在各地極力推廣下,使得這個技術能流傳下來,並重新得到溫度,也使得這個簡單的技術,變得不簡單。

1220-2-1

圖1 生長在荒地與河邊菅蓁

 

1220-2-2

圖2 菅蓁夾泥牆使用隔間牆

 

1220-2-3

圖3 菅蓁夾泥牆設計詳圖

 

1220-2-4

圖4 英國都鐸式建築

 

1220-2-5

圖5 水煮菅蓁

 

1220-2-6

圖6 乾曬菅蓁

 

1220-2-7

圖7 以麻筋繩固定並編織菅蓁

 

1220-2-8

圖8 泥漿、稻草及水拌合情形

 

1220-2-9

圖9 黏土層(底塗)

 

1220-2-10

圖10 牆面中塗

 

1220-2-11

圖11 新作完成菅蓁夾泥牆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